第352章 农作物人工照明 (第1/1页)

漆黑的极夜。 一盏灯光也显得格外显眼。 渔船进入红川海域,海面逐渐风平浪静。 船上的人,几乎都跑到甲板上吹风。 “有光……” “前面有光……” “咱们是不是到红川了?” 走在最前头的老李,拉响鸣笛。 宁城号上的人听见鸣笛声,就知道队伍即将抵达红川。 很兴奋。 不知道红川是不是真如传言中的那样美好! 码头上的人也很惊讶。 从灯光来看,回来的渔船不止一条。 周辰拿起对讲机联系何营长:“老何,你们三天后再下船。” 对讲机传来何营长的回复:“没问题。” 一位连长问道:“营长,为什么让咱们三天后再下船?” 何营长说道:“应该是住宿问题。” “咱们军人和工人要打渔,可以住在船上。” “但1000名女同胞的住宿,是个大问题。” 连长点点头。 四条渔船、两条海盗船依次停泊。 何营长通知下去,就带兵下船帮忙卸货。 驻守码头的老吴,看着几百上千的年轻姑娘,完全摸不着头脑。 周辰吩咐老吴:“通知老乔,一半的人出来搬货。” “一半的人,把二区南区收拾一下,三天之内修建好女生集体宿舍。” 小辉凑了过来:“二区?不让小姐姐们住一区吗?” 周辰道:“她们是种子没错,这只能说明她们有生育的价值,并不能说明人品!” “家庭出身、生活环境、末世经历都不同,心性自然不同!”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谁能保证1000个人都是安分守己的?” 小辉点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 “我主要是觉得一群女人,还是在一区安全点。” “二区多的是光棍儿,倒不是说那些光棍儿敢耍流氓。” “但闲着没事肯定老往南区跑,万一别个的光棍儿见色生歹意……” 周辰说道:“一区南区有潜艇组,真出什么事十分钟就能赶到。” 不只是安全问题,也是为了让潜艇组近水楼台先得月。 老婆孩子热炕头,肯定是优先照顾自己人! 饭是他给的,老婆是他找的,生下来的孩子是基地抚养。 这等人情,潜艇组一辈子都还不了! 回基地的路上,还没开发的野外一切如旧。 当进入二区高墙通道。 一眼就能看出变化。 整个基地,灯光通明。 首先是墙根下的果树,每五棵果树之间,安装了电线杆。 明亮的灯光照射着果树。 为了防止下雨,还给灯泡安装了灯罩。 农田每隔几米立了一座五米高的石柱。 石柱中间凿了一个坑。 坑里添上煤炭,二十四小时不停燃烧。 虽然不是阳光,但起到了一定的光合作用。 现在不是休息时间,农田里全是人。 有人在除草、有人在松土、有人在翻红薯藤,有人在给石柱添煤炭。 从二区进入一区,情况一致。 离开的时候农田漆黑一片,现在一片火光。 周辰将自行车一扔:“行啊老白、老乔、老赵,这么短的时间就把照明问题解决了,辛苦了!” 白大爷皱眉:“不算辛苦,就是为了抢时间动用了车子,消耗了几吨汽油。” “挑选的都是大石头,靠人工搬运太慢,害怕农作物会死掉!” 周辰笑道:“这有什么?” “粮食才是重中之重,汽油没了再找,真找不到就算了。” 老赵立刻汇报农作物的情况:“我们的动作已经够快了,但农作物还是死了三成。” “完成照明工作之后,一些蔫儿巴巴的菜苗又活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是收成不尽人意,人工照明还是不如阳光,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统一变得缓慢。” “萝卜、土豆、红薯等,个头也比从前小了三分之一。” 周辰不禁皱眉:“也就是说,哪怕把死掉的三成农作物补种上,总收成也会减产三分之一?” 老赵一脸沉重:“恐怕不只减产三分之一。” “极夜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很可能影响极大,要做好减产一半的心理准备!” 这可是粮食,减产一半足够让人心痛。 周辰见老赵脸上黑眼圈明显,恐怕是粮食减产一事寝食难安。 他伸手拍着对方的肩膀:“老赵,天灾无情多想无益。” “换个角度想,减产一半,不是还有一半收成吗?” “宁城来人了,他们要打渔,我们也学学制作鱼饼鱼丸。” “养殖的食用蛆,加上养殖的海带,总产量不就补上来了吗?” 老赵一听,紧皱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听你的!” 老乔赶紧上前:“女生集体宿舍是怎么回事?” 周辰将《种子计划》解释了一遍。 事关华夏文明传承,甚至关乎到人类文明传承,必须重视。 老乔道:“听说人数高达1000人,是沿着墙根修建平房草屋,还是集中在一处用集装箱搭建楼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