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啥?出趟海都能捡到一个团? (第1/1页)

大棚里是忙碌的居民。 居民的耳朵里,是大雨落在塑料膜上的闷响声。 白菜、萝卜、土豆红薯等农作物,生长情况还算不错。 眼看红川有新的收成,整个基地的人都心情大好。 老赵灵机一动:“等土豆红薯收了,这些滕可以作为杂草再盖一座大棚,虽然不能绝对防雨,至少可以防止大部分的雨水,一片农田多少会有收获,总比荒在那里要强。” 齐柔摘了一根手指长的红薯尖,提醒道:“赵叔,红薯尖是菜,到时候先掐下来,剩下的藤再盖大棚。” 有一位大妈摇摇头,笑道:“小齐,你是被宠坏了,除了在荒岛那两年,你就没吃过什么苦!何止是藤尖是菜,除了主藤,上面的杆子都能吃,虽然味道不如藤尖好,但也是别的基地想吃都吃不到的蔬菜。其实真要说起来,硬梆梆的主藤也能吃,它跟草根树皮是一回事,在闹饥荒的情况下,能救命。” 只不过,红川还没有穷到需要嚼草藤活命的地步,才会将它当成杂草盖大棚用。 齐柔点头如捣蒜:“哦哦,我这不是没下过地吗,我得多学学。” 大妈笑道:“你瞧你又不小心踩到了一棵菜苗,别学了,赶紧回你的办公室去。” 齐柔小脸儿一红,赶紧后退一步,蹲下去想将踩倒的菜苗扶正,结果用力过大,直接把脆弱的菜苗扯断了。 大妈心疼的半死,忍不住伸手赶人:“哎哟可惜了将来的一棵大白菜,快走快走,别在这里添乱!” 刚从农田摘下来的大白菜、小青菜全部放入筐里,抬到大棚外的田坎上。 无数的居民穿着雨衣,排着队将蔬菜挑到统一的堆放点。 那里搭了木屋棚子,修砌一排排的灶台。 接现成的雨水,将蔬菜洗两遍。 切成一指宽,扔到锅中的沸水中汆烫。 捞起来之后,稍微晾凉,挤干水份,就放到灶台进行烘干。 连续下个不停的大雨天,想将蔬菜制作成菜干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就只有洪干一个办法。 为了避免菜干受潮发霉,将烘干后的菜干放进塑料桶、或塑料袋中,还要束之高格,尽可能远离潮湿的地面。 周辰带人离开的这段时间,整个基地没一人闲着。 特别是二区和三区的居民,从前受够了忍饥挨饿的苦。 他们对来到红川后的生活,非常满意。 眼看雨灾导致大面积的农田无法种植庄稼,就算清楚基地还有存粮,一个个也开始居安思危,变得比雨灾前更勤快。 上下一心的情况下,他们甚至把之前砍伐堆积在野外的树木,给拖了回来。 用电锯锯成木板,盖了几亩地的大棚。 木板缝隙漏雨没关系,野地的杂草割下来揉成团,使劲儿往缝隙里塞,基本就解决了漏雨问题。 白大爷等人都乐了。 等雨灾过去,将这些木板拆下来就可以搭建更多的木屋,做宿舍和粮仓都行。 何营长蹲在地里拔萝卜,两条裤腿上都是泥土:“团长他们怎么还不回来,不会出什么事吧?” 白大爷也在拔萝卜:“小周狡猾着呢,真要是遇到强敌,他肯定掉头就跑,绝不可能干出鸡蛋碰石头的傻事,能出什么事?” 何营长还是不免担忧:“这不是水位又上涨了一截,我担心海上风浪大……” 白大爷信心满满:“若像之前一样跑去太平洋,海上的风险自是不必说,但他们就去京都,内陆大海的风浪再大,应该也出不了什么事!” 何营长还要说什么,一名士兵举着对讲机兴奋的跑进大棚:“回来了,营长,团长他们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很多人,好像还有一个团。” 大棚里的人,纷纷抬头一脸震惊。 何营长丢下萝卜,一身泥巴的站起身:“你小子搁这儿逗我玩呢,团长他们去京都打劫,能弄到一船粮食物资就不错了,上哪儿去捡一个团回来?” 那名士兵表情肯定:“真的,码头让咱们备车接人,听说还有五千难民需要临时安置,让基地赶紧做准备。” 何营长震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啥?出趟海还真捡到一个团啊?” 不是去京都打劫吗? 这是拐弯飞去了太平洋吧? 不然从哪儿捡来的一个团,从哪儿捡来的几千难民? 周疯子也太牛逼了吧? 同样是人,运气咋天差地别呢? 白大爷顾不上捡回一个团的事:“五千难民,哪里来的这么多难民,这么突然,叫我们怎么安排?” 老赵说:“要不,把人安排在二区的教室?” 白大爷摇摇头:“就算是大通铺,几间教室也住不下五千人啊!” 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提脚往大棚外面走:“先去看看情况,实在不行,先倒腾一间粮仓出来,其他难民再看着安排……” 出发之时,京都出动了七艘大渔船。 除了五千难民,还有一千士兵和五百多名士兵家属。 周辰原以为,士兵家属至少会有一千多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