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第1/2页)

蘇城不服輸的回嘴道,卻被一旁的楊照給打斷。

「好了,戰事面前,少說玩笑話。」

他這一吼,三人才安靜下來。

雖說一個不服氣一個,但也不敢造次,畢竟楊照跟在王爺身邊的時間最久,別的學成什麼樣未可知,但這陰人的辦法他們可都是見識過的,還是不惹為好。

蕭庭意盯著屋中的西北堪輿圖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都不用爭了,此次平定西北之亂,蕭季最為合適。」

蕭季,乃是蕭慕謙的二叔,康王府的嫡次子,鎮守西北涼州多年,對那裡的地形民情最是了解,有他坐鎮,西北是亂不起來的。

可是,難免朝中還有別的人盯著這塊肥肉,比方說,以「軍功」著稱的九皇子,和力保他的衛國公一黨。

他們可是無比期待一場戰爭來夯實九皇子在朝中的地位呢!

「王爺,那蕭季將軍沒有回都城,人還在涼州,以他的敏銳,此時怕是也已經知曉狄戎人的企圖,那陛下處的軍報……」

楊照開口詢問,軍報一事可需要他們暗中操作一番,早些把消息送到御前,怕是能早些做準備。

「不用,傳本王軍令,命鐵王鷹隊即刻出發西北,馳援蕭季將軍,有他在,西北才不會破。另外,讓蕭慕謙也早做準備,他是蕭季帳下的得力幹將,由他領兵增援,西北的大晉軍士才有希望。」

命令下達之後,所有人高聲答是。

沒有人質疑定王的命令,因為在所有定王軍出身的將士眼中,定王就是他們的天神,哪怕明知前方是死路一條,也會不畏前進,視死如歸!

況且,此次派出的鐵王鷹隊,乃是定王軍中最神鬼莫測的一支軍隊,連楊照都只有如何聯繫他們的方法,卻連面都未曾見過,可想而知其保密工作多麼厲害。

天底下除了蕭庭意自己,無人知道這支軍隊編制幾人,配備了何種軍械,隱身何處練軍,只知道,鐵王鷹隊輕易不出山,一出則從未敗績。

有他們在,大晉的西北就可無虞了。

蘇城將消息送到蕭慕謙手上的時候,他面色凝重,未發一語。

「王爺可說何時啟程?」

「未曾,軍報尚未送到都城。」

蕭慕謙聽了這話有些心焦,蕭季雖然是他二叔,但多年來跟隨他在涼州長大,已經是親若父子。

二叔未曾娶妻,膝下也無孩兒,當初就曾玩笑著說過,要過繼蕭慕謙到他膝下以承其志,駐守大晉西北,護一方平安。

可如今,在西北危難之際,他卻遠在千里之外,如此想著倒是有些坐立不安了。

蘇城知道他心中所想,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著說道,「無須擔心,王爺已經派了鐵王鷹隊先去增援,有他們在,定能護著西北還有蕭季將軍的,你在都城得好好準備,王爺說,此次增援的大軍,或許是九皇子領兵。」

「九皇子?」

蕭慕謙雖不可置信,但轉念想到這些年他所謂的軍功在身,若真派他去,倒也不奇怪了。

「衛國公手下的人一貫會搶功勞,讓別人打得你死我活,自己最後補刀,功勞全都歸於九皇子處,偏陛下高高在上,好些事情上不達天聽。」

九皇子的功績是如何來的,他們這些軍中之人最為了解。

就是怕他為了貪功,耽誤援軍前行之事,害到的就不僅僅是二叔和西北將士們,更怕狄戎大軍所到之處的寸草不生也會降臨在大晉的土地上。

「我知道了,你告訴王爺,我這裡會準備妥當的。」

「嗯。」

蕭慕謙會「投靠」到定王府下,純屬意外。

蘇城這些年看似是在東都城裡花街柳巷的四處奔波,實則拉攏了好幾個有志青年,忠義之事為定王府辦事。

有蕭慕謙,有鳳錦霖,自然還有旁人。

只不過他們互相併不知道對方的這一層身份罷了。

天色漸晚,東都城內的萬家燈火又逐漸點亮起來,山上的雲起書院中,鳳允和仍在房中苦讀。

跟著來了書院後,才知什麼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自詡從小也是聰明伶俐之人,所學所想皆得誇讚,沒成想,好幾個比他年紀還淺的世家公子哥竟先他一步將前朝的十四史書都已倒背如流。

因此,不服輸的他也是日日挑燈夜讀。

尹燦文和鳳錦霖下學之後,回到屋內就見他神情嚴肅,搖頭晃腦的正在通讀那十四史書,稚嫩的臉龐上沒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