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第1/2页)

「國公爺。」

「老臣在。」

「這一晚上可想通了?是否還要同朕反著來?」啟帝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是給衛國公台階下了,九皇子要開拔去前線,後面的糧草等事自然要妥帖之人準備,以往都是衛國公來負責這些事,此次也不想例外。

衛國公也不傻,順著啟帝給的台階就說道,「老臣一時糊塗,頂撞了陛下,實屬罪過,陛下願意寬宥老臣,乃是老臣的福氣,如何還敢再做那糊塗事,一切聽陛下的就是。」

恭敬的態度讓啟帝的心裡也舒服了不少,對著衛國公就說道,「你我君臣一體,大敵當前自然要拋開那些無謂之事,小九他們出征在即,糧草,兵馬皆是重中之重,國公爺不妨多操心這些吧,你辦事,朕放心。」

「多謝陛下的信任,老臣定不負所望,三日內必定準備妥當。」

「如此甚好,那你們也回去收拾行裝吧,三日後,朕在西城門為大軍送行!」

「謹遵陛下旨意!」

邊關之事安排妥當後,一直在旁邊沒有開口說話的康老王爺才出聲。

「陛下,老臣有本啟奏。」

「康王叔想議何事?只管說來就是,朕定為你做主。」

「多謝陛下。老臣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家中許多事情都力不從心,望陛下能應允將世子正式冊封為康王,世孫繼任世子位,如此老臣也可安度晚年了。」

啟帝對於他這個提議倒是早就想過,只不過想著一個年邁體弱的老王爺更好拿捏罷了,所以一直沒有提及世子一事,如今被堂而皇之的拿到明面上來講,若是不同意都有幾分不近人情,反正那世子一貫低調和順,扶他上位倒也無妨,於是說道。

「倒是朕的疏忽了,都忘記康王叔的年紀了,也罷,那就等春闈過後,世子就正式冊封康王吧,世孫晉為世子,至於慕謙,若能得勝歸來,朕就賜你郡王之位,日後也可世襲如何啊?」

得此殊榮,康老王爺和蕭慕謙再次跪謝天恩。

自交泰殿中出來後,衛國公就對著康老王爺恭賀著說道,「王爺此番退位讓賢倒是讓老夫好生佩服。眼看家中又要多一位郡王爺,真是可喜可賀呢。」

「本王年事已高,比不得國公爺的精力旺盛了,這日後的事情就讓他們小輩自己去闖吧,至於可喜可賀,老夫倒是要提前恭喜國公爺馬上就要嫁孫女了,屆時定到府上討杯喜酒吃。」

第180章 蹤跡

「康王爺前來,老夫必定掃榻相迎。」

二人恭維話說了半天,直到旁邊的九皇子有幾分不耐煩了才散開各自回府。

蘇將軍府同康王府乃是一個方向,因此結伴而行。

馬車中,蕭慕謙的面色不好看,「軍情緊急,卻還要三日後才能出發,我擔心二叔那邊撐不住啊!」

「放心,蕭季將軍在涼州駐軍二十年,對付些北狄的士兵還是遊刃有餘的,此番陛下是要給九皇子鋪路了,如此大的功勳落到他頭上,得勝歸來不封個親王才怪。」蘇將軍分析道。

旁邊的康老王爺點頭,頗為認可他的這番話,想了想後又再次叮囑道,「謙兒,此番去馳援你二叔,切記不可貪功,不可冒進,否則被九皇子抓了把柄,你二叔處才是真的危險,知道嗎?」

「祖父放心,孫兒知道輕重緩急的,就是擔心二叔。」

面容焦急之色並非作假,到底是自小就養在身邊的,多些擔心也是應該的。

看到他這樣,康老王爺老懷安慰。

蘇將軍也不由感嘆,「到底是老王爺的兒孫,就是格外成器些,一想到我家那個混世祖,心裡頭就不暢快。」

看著蘇將軍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蕭慕謙為蘇城感到可惜,若是他此刻在做的事情能夠公諸於世的話,想必蘇將軍也會為他驕傲,只可惜,有的人有的事註定了只能在暗處行動。

蘇城如此,徐林亦如此。

整個定王府的暗衛營人都知道,入了這道門就別想著能光天化日的活著。

也許身後會留下一堆罵名,也許到死都沒人知曉他們做過些什麼,可是沒有一個人後悔,也沒有一個人退縮,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此刻陪著鳳錦旭藏在徐州的徐林正在外面打探消息。

客棧內,鳳錦旭剛剛清洗了一番,一路走來他們不是落腳在荒外,就是馬車裡,本想著快馬加鞭的趕到金陵城再稍做歇息的,沒想到來了這徐州竟然又意外發現。

徐林帶著他的手下去外頭查線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