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改变想法 (第1/2页)

回到镇国公府。 暖阳躺倒在自己的大床上,盯着顶棚出神。 丫鬟看小姐状态不对,就向谭夫人汇报。 谭夫人略一沉思,“许是发生了什么,招送她去灵觉寺的人来问话。” 从马夫的话得知,女儿为保护乞丐打了隔壁杨家的小公子。 让马夫退下后,谭夫人扶额。 小丫头年岁渐长,性子也愈发活泼好动,已经习武近两年了,手劲儿也重了不少,也不知隔壁家的杨家小子伤的重不重——来自母亲的担忧。 不过想着刚刚丫鬟汇报,谭夫人也就没立刻去找暖阳,决定想让女儿自己独处一会儿。 躺在床上出神的暖阳懒得站起来,直接躺着将鞋子踢了出去,将厚厚的外衣脱下甩在床脚,只穿个里衣,整个人摊平,好在屋中地龙好好的烧着,也不会着凉。 暖阳小小的脑袋不断回想着了善爷爷跟自己说的话。 了善爷爷说,保护弱者是对的,但欺负“强者”也不行,不,不是不行,而是要众生平等,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力量,学会守护,学会大义。 这些单拎出来都挺好理解,可凑起来好像就不太好实行。 那也就是说,要学会守护,自己就不能当那恃强凌弱之人,面对不平自己可以拔刀相助,但要控制好自己,不能随意伤人。但要学会守护,自己就要变更强。 这就是暖阳得出的结论。 她也决定像了善爷爷说得一样去跟自己的爹爹好好学习什么叫“大义”。 结果到了午膳、晚膳,爹爹都没回来。 原来是早间谭大将军向家中传信,圣上临时安排的公务,所以谭大将军出城去了,可能要四、五才能回来。 盼望着等爹爹回来向其好好学习的暖阳面露失望。 而哥哥由于今年通过了府试中了秀才案首,曾外祖父对谭浩贤的教导愈发的多,有时甚至会住在江家,今日他也在曾外祖家学习没回来,暖阳更失望。 谭夫人看女儿情绪不好,二人用完饭后,谭夫人拉着暖阳的手在一旁坐下。 摸了摸暖阳的头:“怎么了,心情不太好?” 暖阳摇头:“不是。” “那是怎么了,可以跟娘亲说说吗?” “爹爹和哥哥今天都不在。” 谭夫人笑了:“暖阳是想他们了?爹爹过几日就回,哥哥明天就回来了,你明天就能见到他。” 暖阳还是摇头:“不,不是想他们,是我有问题想问他们。” 突然暖阳脑中灵光一闪,对呀,他们不在,还有娘亲啊,怎么将娘亲给忘了,真不该! 看着自己女儿瞬间开心,谭夫人有点没反应过来,就被暖阳紧紧抓住了手臂。 “娘亲,我有问题要问您!” 瞧着女儿兴奋的模样,谭夫人笑得温和:“什么问题,你说。” “娘亲,什么是‘大义’啊?” 谭夫人想不到暖阳会问这个问题,想了想:“大义,其实是一个略带沉重的词,它不像树叶、纸张、花瓣轻飘飘,它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大义是一种精神,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不为一己之私而动摇,舍小我,成大我,敢将不平事扫除,这个世上能够真正做到心有大义、问心无愧的人不多也不少,只要想明白、想透彻了,真正付诸行动了,那才是真大义。” 暖阳有疑问:“舍小我,成大我?这是什么意思?” “人的内心会有诸多想法,只要会思考,人就有欲望,‘舍小我,成大我’意思就是舍弃个人利益而追求长远,这是一种很高尚的思想。” 暖阳皱起了眉头:“那,不就跟献祭一般。” “你怎会这样想呢?” 暖阳是想起了之前看过的话本子,是一个小故事,故事里一个村子干旱总不下雨,村民眼见河流水位下降,土地干涸,种不了地,,吃不了饭,他们就开始求雨,一个道士经过这座村子,提出需选出一女子投入河中献给河中之主方能得雨,村民面面相觑都犹豫不愿自己的女儿投河,一位女子站了出来说她愿意,这女儿无父无母孤身一人,为了这个村子她自愿投河,村民欢天喜地的将女子打扮一番,举行了仪式将女子投入河中,结局就是村中终于落雨,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可暖阳当时看完就想,如果这女子被投河但依旧没有雨要怎么办? 暖阳一直觉得书中的女子就是被献祭了,是被全村人抛弃了,因为书中写了“村民们欢天喜地”,他们在笑! 她不喜欢这个故事,连带着这个话本子也被她烧了,她不喜欢“献祭”这个词。 暖阳将“舍小我,成大我”和那话本子联系在一起了。 她将那话本子的内容告诉了娘亲,也说明了原因,谭夫人也没有直接反驳她的观点。 “暖阳,你能从话本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娘很欣慰,你很聪明,但你要知道,故而‘舍小我,成大我’中含有牺牲自己的一丝含义,但这句话的份量要更加重些,这句话告诉我们的不是舍弃献祭自己,而是说人要有担当,尽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人要学会负责承担责任,才能做到追求长远,才能拥有大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