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经过和曾水源、李咸池等前线指挥官的会商,黄再兴决定再次请求安王,尽快发起对嘉定、宝山的总攻。

林海丰忙啊,他不仅要制定、指导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还要筹划上海以后的总体发展。所幸的是他又有了一个优秀的助手,那就是刘丽川。这个广东香山(今中山市)农民出身的汉子,不仅自幼习武,练出了一身好本领,而且能说英语。由于曾做过商场的经纪人和丝茶栈的店员,且稍懂医术,做过草药医生,专医骨科杂病,所以,既在劳苦大众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又对上海的经济恢复工作得心应手。这就为林海丰减轻了许多的压力,使他更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些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还有军事战略。

从当初的镇江开始,林海丰就在逐渐地推行他的那套宣传策略。尽管天军和地方都保留着以前的惯例,即每礼拜一次的“讲道理”,可是,真正讲的却都是原来天条中被掐头去尾的东西,也就是他编纂的简易教义。随着形势的发展,对于日渐壮大的东征军的思想工作,那简单的教义已经越来越显得不适合了。军队不能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的军队是成为不了钢铁之师的。

在这方面,刘丽川的上海势力,恰恰又给了莫大的帮助。刘丽川的势力,原本都是天地会的产物,与太平天国的信仰并不相同。由于他们多系广东福建人,对洋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视,对上帝一说,自然不太感冒。于是,林海丰借着统一思想为由,再次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念起了歪经。

“反清复明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它在目前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明朝早已成为老百姓忘记了的历史,依靠这个口号,是鼓舞不起大多数人的意志来的。更何况,难道我们还要恢复明朝的朱家天下吗?这有悖于天王的教诲。”于是,就有了他对刘丽川等上海将领的如是说……

………【第二一○章殿下,您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皇帝了,难道还不够?天朝提倡天下大同和人人平等,主要意义就是要彻底打倒一切皇帝,反对家天下,建立老百姓当家作主的太平天国。天地会为了能够延续我汉家的真正香火,奋斗了两百年,这是积极的地方,理应为大家所称颂。在中国,如果我们汉族自己不觉醒,任何新的思想和社会就都不可能实现。现在,为了全天下的百姓,为了建立天王的人间天堂,大家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抛弃以往信仰中的抵触点。天王说的教义尽管很烦琐,但是,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那就是‘共产主义’,天京现在就是典范。这是我新近整理的一个小册子,要刊印出来,首先在官员们中间广为宣传,并真正领会其精髓。我相信,天地会不屈不挠的英雄们,还有天军的将士们,一定会是这种思想的先驱。不要认为我这是别出心裁,不是的,我只是把天王的思想通俗化了一些,我们的军队和百姓文化还不高,过于深奥的东西不利于大家的接受。你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不提上帝?上帝是要放在心里的,不能挂在嘴上,因为,我早在红军中说了,我们的上帝就是全天下百姓的化身。”

作为上海以前的小刀会,能依附天京政府,除去刘丽川等部分人是从大局着眼,看的更深层外,更多的领袖们其实最初也只是一种无奈的举动。当真的已经归入了天京的旗下,难免又有了一种担忧。历来信仰上的差别,都会造成心理上的隔膜,这种隔膜,很可能会转变成一种把他们视作异己的行为,这点他们都清楚。要说当初的起义,一百个人可能会揣着九十九个心眼儿,也许是为生活所迫,也许是因为和谁堵上了一口气,也许想威风一把,或是投个机什么的,也许……总之,为了自身利益的多。

现在,安王提出的这种思维,却恰恰又迎合了他们的心理,排除了他们的担忧,既然不提老拜上帝会,那么,大家的起跑点就成了一个。至少目前在上海,在安王的麾下是这样。

至于军事上,不急于平定上海周围的战事,林海丰认为是件好事儿。在没有充分的准备之前,一旦来了个暂时的小和平环境,难免各生鬼胎。嘉定和宝山是个转移大家目光的焦点,又是一个课堂,他需要时间来融合上海原有的这部分势力,还要教育广大百姓如何去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他要把上海建立成一个牢固的根据地,不仅仅是要在经济上,还要在思想上去带动其它的地区。

另外,他现在还有他的难处。

当黄再兴看到安王殿下摆到他面前的几样东西的时候,他似乎才明白了点儿,殿下为什么这么慢节奏了。

第一样是一封信,是东王杨秀清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