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前……前面……上去的弟……兄们,只……只要脚……脚一沾地,马……马上就……会引……引起爆炸。不……不知道这……这是‘赤匪’们搞……搞得什么……什么妖术?”

妖术?李鸿章愕然了。撒豆成兵的传说他知道,可着满地是炮的场面在他的记忆里绝对没有。

“还……还有,”刘铭传一抹头上的汗水,“大人,‘赤匪’的手炮太厉害了,简直就像飞煌一般,丢下来就是一大片的弟兄们倒下去,他们……他们……”

“什么手炮?”马尔雅诺夫忽地放下手里的望远镜,鄙夷地望着刘铭传,“那叫手榴弹,平时总是自以为是,看不起这个,瞅不上那个,这么一点儿简单的军事常识都不知道,还如何带兵?”

马尔雅诺夫对刘铭传的斥责,显然是针对李鸿章。手榴弹他当然听说过,这个玩意儿早在两百年前就诞生了,只是因为后来大家都觉得它用处不大,也就很少有人用了,以致最后几乎都是被人遗忘了。没想到现在的叛军们倒是喜欢、迷上了这个东西,而且看上去还真的确很实用。不过,说起地下还埋着会发射的大炮,不单单是李鸿章等人莫名其妙,就是他也同样的茫然,不可思议。埋炸药炸城墙他是知道的,挖上个地洞,塞上它成百上千斤的火药,那是件很苦恼也是很开心的事情。可现在这个样子,他不明白。

东方人擅长妖术,莫非叛军们真会这一手?

就在这时,来自远处对岸周盛波等人那最后的“悲壮”一幕出现了,所有人不再做声。

李鸿章本人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个他的救国军官兵下饺子似的相继投身于滚滚奔腾、咆哮的黄河之中,很快就被汹涌的漩涡随即吞噬掉,吞噬的干干净净。

不用再多想了,也不用再救了。李鸿章揉了揉眼睛,只有落泪,为他“忠勇”的将士们演绎出的这幕悲壮落泪,更为自己初次大用兵即遭如此的败绩感到伤心欲绝。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哦!

“救国军将士,无愧忠义之称号,第十三协为挽救我大清危局,奋勇出战。在情势不利之下,战至最后,无一人向‘赤匪’乞降,周协统盛波及其数百将士,最后以身投入黄河,为我大清尽忠……”随着滚淌的泪水,他的心里开始勾勒起给朝廷的奏报,他要叫他的大清朝嘉奖、抚恤这些勇于为大清舍生取义的忠魂,也要开脱自己的罪责。

………【第二○一章真正恐怖的还远远不在于此】………

李鸿章的纸上谈兵害的人还不止是周盛波等人,还有已经从郑州贼一样偷偷摸摸出来的吴振棫和花里雅逊的东进援兵。当然,还有受了他的蛊惑,还在开封的满城里继续顽抗的双禄。

先说城内的双禄,由于钓鱼的目的已经达到,石镇伦没有必要再和坚持满城的双禄纠缠下去。他一声令下,先是满城四门同时都被飞至的燃烧瓶引发了熊熊的大火。接着还不仅如此,攻城前军炮兵团的官兵们就鼓捣出了类似投石机的燃烧瓶投掷器,这个时候,一个个燃烧瓶被投掷进满城内,里里外外烈焰腾腾,火势越来越大。估计不用一个时辰,四个城门就会自然洞开,里面的人当然也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开封城里的情况,吴振棫、花里雅逊自然是根本不知道。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摸到了幕天坡,面对对面红十五师一个团构筑起的临时营垒,他们乍起胆子勉强开始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同样就碰上了刘铭传对李鸿章所说的那种红军的“妖术”。

四百多被推在最前面的练勇,还没靠近红十五师二团营垒前的战壕,他们的脚下阵阵剧烈的爆炸声骤然响起,这还没完,紧跟着空中飘来的就是一颗颗的手榴弹。烟火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练勇们的进攻显得那么的脆弱不堪。

丢下半数的同伴儿,剩余的练勇们掉头就往回跑。真是被打的惊了,他们这种没命的跑,已经不能说是跑,而是一种奇怪的跳,一种在平时里会笑得令人捧腹,现在他们自己却是觉得极其正常的连蹦带跳法。说实在的,他们其实是只要脚一抬起来,就根本的不想再放下去,恨不能身子永远地悬在半空里才好。只有那样也许才是真正的安全。

“赤匪”营垒前的地上有炮,一碰上就会被炸的四分五裂,可炮到底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人最害怕的事情,就莫过于在不明不白中死去了。吴振棫、花里雅逊也懵了。

真正恐怖的还远远不在于此。

吴振棫、花里雅逊无奈之下被迫稍稍退后,打算就地先扎下临时营地的时候,更大的恐怖到来了。一些窜进旁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