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 (第1/4页)

十多年里,太祖爷才得到了当时镇守辽东前后近三十年的明朝大将李成梁极深的纵容和支持,也使得太祖爷才有可能从最初的一二十个贴心兄弟,发展到最后成了那么大的气候。”

弈忻的这番话出口,一下子叫包括僧格林沁在内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可弈忻还没说完呢,“什么事都怕反过头去想啊。当时是咱们的势力大,为了日后能够霸占中原,可以随心所欲地拉扯上几个起兵的理由。可眼下已经变了,汉人们已经拥有了傲视天下的足够力量,倘若他们也记得太祖爷的告天七大恨的话,你说会是个什么样子?”

端华被弈忻说的心怦怦直跳,嘴里无话以答。是啊,人家误杀了咱的父祖,尽管还补偿和道了歉,咱都照样不依不饶。再想想大清入关以来,那些喊冤致死的数不胜数的中原冤魂呢,他们该怎么来收拾你呢?

武英殿陷入了一阵死一样的寂静,只有外面噼啪的雨声还在肆虐。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许久,依旧扶着门框外望的弈忻,声音轻松地问到。

“大概是……是七……七月二十三了(农历七月二十三,正是太平天国的天历八月二十三日)吧?”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了弈忻身后的僧格林沁想了想,回答到。

“哦……今天应该是处暑的节气了。我记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唉,可看看现在,照样是闷热难挡。这个鬼天气啊!”弈忻叹息着。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在这个节气里,正是雄鹰大量捕猎鸟类的大好时机,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而黍、稷、稻、粱类的农作物也是到了应该收获的日子。”弈忻回过身来,神色无奈地看着僧格林沁,又是一声叹息,“可惜,这收获的人里面,我想是不会有咱们的了。”

………【第四五一章 摊牌】………

如同天漏了一般的暴雨,在持续了近一个多时辰之后,突然就戛然而止。锅底一样的天空上,被憋闷得寂寞难耐的太阳,三下五除二扒拉开遮盖在自己面前那大片厚重的黑云,又得意洋洋地把头伸了出来。

“好,打得好,就是要给我狠狠地教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忘恩负义的混帐狗奴才!”在十几个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站在俄国公使馆顶层晒台上高瞻远瞩的慈禧,望望霎那间就被一阵密集的炮火所覆盖的崇文门,再看看同样湮灭在冲腾的炮火硝烟中的朝阳门,解气地玉牙紧挫,小嘴儿紧绷。

可是没多久,慈禧忽然又发觉了一个问题,她瞅瞅经过雨水洗涤后更加显得红艳的紫禁城的高屋大顶,扭头再看看身边儿面露得意的普提雅廷,“咦……为什么皇宫那边儿还没动静?”

“不急,我亲爱的太后陛下,那里马上就会有一场好戏看的。”普提雅廷诡秘地笑着,一低头,拉起慈禧一只纤细的玉手,香甜地吻了一口。

“讨厌,你们是不是又在捣什么鬼啊?”慈禧使劲把手往回一抽,小脸儿顿时一板,娇哼了一声。不过,她这心里可是却被普提雅廷的这一吻,给吻得燥热难耐,整个身子禁不住一阵酥软,在手抽回来的同时,还给普提雅廷的,却是一个完整的身体。

普提雅廷怀拥这个美人儿,此时,他的忽然脑海里翻腾出了一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古老传说来。只不过,他们玩的那些把戏,可不单单就是为了博取怀中美人儿的一笑,而是另有所谋。

慈禧的确眼尖,她的俄国朋友们还真是又在背着她捣鬼。

经过伊戈纳季耶夫、普提雅廷和穆拉维约夫等人的一阵密谋,耆英被作为说客,给派进了皇宫。俄国人这次开出的条件很简单明了,都是曾经合作的很愉快的老朋友,干嘛非要相互间打得头破血流呢?他们提出,只要奕忻等人放弃这种无谓的抵抗,肯老老实实把小皇上交给他们来保护,俄国方面将绝对保证紫禁城内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并派出专门的军队,保护紫禁城中的奕忻等人平安地离开京城,暂时到热河或是奉天之类的什么地方去政治避难。同时他们还承诺,在奕忻他们政治避难之间,俄国方面将会不遗余力地继续说服慈禧,不仅不会触动他们遗留在京城的财产及家人,还绝对既往不咎。

在伊戈纳季耶夫等人看来,对于皇宫内已经形同困兽的奕忻等人来说,他们所开出的条件不可能不算宽厚了。当然,香甜的馅饼不是白给的,伊戈纳季耶夫们有他们的盘算。他们很清楚,眼下越来越危急的局势,已经不允许他们更多地纠缠于这里,提出这样的条件来,一是要尽快地平息大清国这种内部的混乱,一边集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