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 (第1/4页)

虽然真正需要的外还都没实际兑现。但不管怎么样。李应觉的有了老朋友这一番指点后的朝鲜。俨然已与过去有了极大的区别。虽然老朋友也并没有带着大家喊出什么振奋人心的口号。但他明显感到。与会的文官武将无不表的异常慷慨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就在他们的前面。

真是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啊。一向都觉的自己不一般的李应。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老朋友之间的差距。和中原天朝的一镇诸侯。自己都已经是难以相比。又何以去比更上面的人!李应真的感到了气馁。

陈廷香要离开朝鲜。临行前。李应将一份请函交给老朋友。请他代为呈送北京的天朝政府。在这份请求中。李应先对自己过去几年的种种作为。认真的做了一番的深刻检讨。同时恳请天朝政府。能迅的重新启动原本早已勘探和制定好了的图们江桥和鸭绿江桥的修建计划。

陈廷香重新回到了鸭绿江的西岸。在丹东没做丝毫的停留。就急匆匆的乘坐上了通往沈阳的列车。

火车一到沈阳。他连车站都没出。紧接着又登上了经由沈阳南下北京去的列车。很巧的是。在这列车上。他不仅碰上了东北军政公署主任兼东北军区司令|玉成。东北军政公署副主任兼东北军区副司令谭绍光。还遇到了与陈两位司令官一同南下的黑龙江省总督兼农九军军长林启荣。吉林省总督兼农五军军长曹伟人等等的老战友。

他们都是要赶往北。参加太平天国工农红军授衔仪式的。

当然。参加授衔仪式这不过就是一个对外的公开宣传而已。其实更要的。他们是要赶往北京参加太平天国国防军事委员会的重要会议。因为他们同时还都拥有|防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

太平天国

第二十三章当然。参加授衔仪式这不过就是一个对外的公开宣传而已。其实更要的……

来。顾永宁这次的求见可不是真正冲着是李应的|实是趁机来拜见陈廷香司令官。请求东北农垦兵团方面的特意关照的。

按照他和东北农垦兵团所签下的合作协议。他在平壤的兵器制作所已经陆续添置了许多天朝产的新设备。为新式枪炮配套的弹药生产本的化做好了一切硬件上的准备。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而。由于“邪教狱”大行动开始后。鸭绿江。们江被朝鲜及天朝双方严密的封锁。岸断|。使的原本计划好了的开工方案。一下子也被打乱了。

协议中东北农垦兵团辖下的抚顺军工厂。答应前来协助并指导他的兵器制作所顺利开工的全套外派人马。至今也迟迟未到。眼看着朝日之间即将有一场大战爆。而前方将士们待使用的枪炮弹却生产不出来。一心装着“国家大计”的“红顶人”顾永宁。那是绝对的寝食难安。

所以。他急切的请|廷香司令官。务必在百忙之中过问一下此。尽快帮助他的兵器制作所完成开工任务。

陈廷香对这件当心中有数。因为答应帮助这个顾永宁在平壤生产枪炮弹。那可不是抚顺军工厂自己能说了算的事情。就连他的东北农兵团。其实也根本无权决定。

当初兵团贸部长文瑞在向他起朝鲜顾氏居还有这种意向的时候。陈廷香的眼珠子都差点儿没从眼眶子里掉下来。对他来说。朝鲜顾氏的提法不仅是根本就没有任何考虑的余的。而且还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可范文瑞当然不会这认为。面对惊愕异常。脑袋紧摇个不停的司令官范文瑞却连说朝顾氏的主意不错。理由自然不外乎什么朝鲜是天朝的东部前哨。眼下国际局势又是如何如何的错综复杂。一旦朝鲜生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事。再临时中原往那里调集。显然不如现在就帮助他们实现自己量产更方便。更划算。所以。范文瑞一力主张不妨将这个意向上报北京如果朝政府不批。到那时候再加以回绝也不迟。

善于战场上的对手玩弄各种手段的天朝忠诚悍将陈廷香。到了自己人的面前。显然就缺少了很多的心眼儿。他不会。也根本没有想过范文瑞是不是能背着他早就在私下里做过了一些什么手脚。于是。他手一挥。鼻子一哼脑袋一晃。用一种带有几许嘲弄的眼光瞅瞅这个大有不碰南墙心不甘之势特殊部下。连一个字儿都懒的说。

偏偏又是和过一样。瑞的“碰墙”行为。居然又出乎他意料的逞了。

真是了怪了。现在的天朝到底是怎么了难道只要有钱挣别的一切什么就都可以置度外了吗?老实的陈廷香可真是有点儿糊涂了的感觉。

不过。虽然心里在疑惑。但对天朝政府已经做下的决定。陈廷香执行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