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第1/4页)

垂死的挣扎,就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两个大焦点上的时候,另外一场真正的反侵略大战渐渐拉开了序幕。

自去年年初开始,沙俄驻华派遣军中国舰队的海军上校巴鲁什卡及陆军上校达萨莫夫按照俄清所签订的租让协议,带领他的第三舰队大小舰船六十余艘及三千陆军,进驻了位于登州府所辖宁海州荣成县的威海卫,这是继旅顺口军港到手之后,沙俄最期望能够在中国北方得到,而且就是真正到手了的又一个天然良港。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北面的辽东半岛相距一百多点海里,自此向东四十多海里便是海路要道成山头,再向东二百余海里即可达朝鲜半岛西海岸的仁川港,正当“黑水洋航路”。占据了这里并建成军港,就可以与北面的旅顺口遥相呼应,恰恰形同是两把渤海湾的门户锁钥,控制并可随时卡死海上进入满清京畿的唯一通道,还可窥视朝鲜、日本,为日后沙皇心里盘算的更大规模介入中国及远东地区的事务做准备。

要说起沙俄决心在威海建设这么费时费力的大型军港,这还要感谢那个能侃能说的李鸿章。

李鸿章刚进忠义救国军的时候,由于其“丰富的学识”及得到了“儒学大师曾国藩的真传及赞誉”的名气,很为摄政王奕忻所器重,从而负责起了最能体现先进技术发展的大清水师的前期筹建工作。

由于他的反复提议、奔走呼号,成功选派了二百个有为的少年远赴英国学习海军技术。当在他的提议下,又得到慈禧的恩准,本来想打算把台湾私下卖给英国人,借以获得购买大批英国战舰武装未来水师的计划被“聪明的”英国人否决后,他只好数次恳求掏出一文钱都如同拔掉一根肋骨似的慈禧太后,说到动情之处甚至不惜痛哭流涕,最终抠出了十万两定银,再用已经抵押给了俄国人一次的海关关税、盐税等,再次作为抵押,蒙骗英国人获得了六艘两千吨级木质巡洋舰的贷款。同时,为了不惹俄国主子吃醋,干脆接着向俄国人又订购了十艘小型炮舰,反正是不花现钱,太后不是说了吗,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自然就不愁。

李鸿章表现出来的勤于职守及勇于奋斗的精神,同时也大大博得了朝中同僚的敬重。

军舰和人都“快”有了,名利也收到了,李鸿章踌躇满志,心里自然是要开始筹划起他未来的李家水师的窝了。旅顺口、大沽口肯定是不行了,这些地方都是俄国盟友的了,他只能往南面去想。为此,他真正是没少了熬了灯油。

他忙啊,很多正事都离不开他,搞洋务嘛,没有他这种大才是难以胜任的。于是,他只能是在辅佐摄政王搞好各类新式洋务活动外,才有时间考虑自己的未来。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甚至是不耻下问,对胶东半岛的几个天然港有了个粗略的认识。

正好,前年年底俄国驻华派遣军司令官穆拉维约夫要从大沽口去巡视建设中的旅顺要塞,李鸿章受命奉陪。在到达旅顺口,看过俄国盟友弄得“相当不错的”旅顺要塞后,李鸿章赞叹不止之余,忽然心血来潮,提议俄国盟友应当去看看胶东半岛。他其实是想实地看看自己给自己选择的窝儿。

………【第二○三章奕忻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他的盟友了】………

正好,前年年底俄国驻华派遣军司令官穆拉维约夫要从大沽口去巡视建设中的旅顺要塞,李鸿章受命奉陪。在到达旅顺口,看过俄国盟友弄得“相当不错”的旅顺要塞后,李鸿章赞叹不止之余,忽然心血来潮,提议俄国盟友应当去看看胶东半岛。他其实是想实地看看自己给自己选择的窝儿。

穆拉维约夫当然乐得此行,一直围在可爱的慈禧太后身边儿转的那个中国通的普拉雅廷早对胶东有了解,也曾不止一次地在他和伊格纳季耶夫公使面前反复提及过胶东的那些美丽的港湾,及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

作为一个沙俄在远东扩张的急先锋,当旅顺、大沽安排的差不多了之后,他自然而然也就把目光转向了胶东,只是感觉便宜似乎来的太多了,倒苦于一时不好张口了,才忍耐至今。现在既然有了李鸿章的提议,他哪能不乐到了心里去。

于是,通过简单的“交涉”后,一支沙俄舰队驶向蓬莱。先转悠过长岛,李鸿章接着又带领顾问们登上了福山县的北山。

北山原本是个无名的荒丘,因位置在北海岸,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北山”。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止倭寇袭扰,明军在奇山北麓建起了奇山守御千户所城,与此同时,还曾在“北山”设置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作为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