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部分 (第1/4页)

听了李应的这番解释,陈廷香先是赞同地点点头,接着又不赞同地摇了摇头,道理很简单,国要是都不在了,家还有何用?而更要的,当初协助李应在平安、咸镜两道实施屯田的时候,陈廷香就有意地一步步在那里安置了数千他自己的部下。他的这些部下们,虽然有些人已经年近五旬,但他们可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好手,带兵的悍将。所以,由他们一手带出来的十万屯垦大军,远远要比李应更为看重的那些府兵们的战斗力要强的多得多。

于是,为了打消李应更多的虑,陈廷香告诉李应,他想说的第三条君子之约就是,他虽然没有军队可派,但他有粮食,八年的屯垦,东北农垦兵团不仅早已自给自足,还积攒下了大量的存粮。作为朝鲜的老朋友,一旦朝鲜出现粮食危机,他将责无旁贷地全力予以支持。

另外,陈廷香还说出了一个令李应一下子变得又有些雄赳赳起来的大好决定。

………【第二十章 陈廷香不想再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于是,他微笑着看看李昰应,又说出了他的另外一个条件】………

太平天国

第二十章陈廷香不想再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于是。他微笑着看看李昰应。又说出了他的另外一个条件

|廷香告诉李应。他虽然缺少整团整营的正规军。不少既有丰富的经验。经过了红大学各院校培训后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能担当起现代军队中的各级指挥任务的军官。

作为老朋友。他愿忍痛抽调出到三千这样的中高级指挥人才。直接充实到朝鲜新征募的军队中去。帮助朝鲜尽快训练出一支强大的二线后备军。另外。由于考虑朝鲜方面此番必须要动员起三十万以上的武装力量。显然一时还有困难。因此。他还可以从吉林的农垦队伍中。征调数万壮丁。先加入到平安咸镜两道的朝鲜屯垦区。然后再以朝鲜本地壮丁的身份。曲线进入朝鲜的军队。以弥补朝鲜方面兵力不足的缺陷。

至于说到武器装备。陈廷香告诉李应。他已经正在和北京方面交涉。估计北京方面即便是勒紧肚皮。也会给予新组建的朝鲜军队以相当的支持的……

说到最后。陈廷香极为郑重地看着李应。提醒着他。“天朝一向热爱和平。不希望把一个地区的冲突越来越弄的扩大化。使那些一直对天朝心怀不满的敌对势力找借口公开介入到朝日之间的冲突中来。所以。你我之间所进行的一切合作。都对外严格保密当然。至于谁要是日后提到了进入朝鲜的一切中原人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你也好说。你不妨告诉他们这些志士们非是接受了天朝的委派。而完全是出于他们个人的志愿行为。”

“放心。放心。在这方面老弟你大可放心!”这个时候的李应已经是满眉梢都带着喜气他一跃而起。砰砰地将胸脯拍的山响。“老弟你也不是不知道不眼下御营大将李景夏的新军。还是李容熙辖下的平安咸镜两道屯区。哪有几个人不会说咱地汉话的。所以。老弟的人马即便是都开进那些外夷是照样搞不清楚到底谁是谁。”

李应这话说地倒是一点儿不虚李应虽然为了自己的那份私心。可以变着法儿的禁止鸭绿江及图

|江两岸百姓间的自由来往。但他却没有去控制汉家文化。尤其是汉家语言在朝鲜的传播。不是他没想过要去控制。而是想到却没法去控制。

两班的大臣官员自不用了。三两头要跑到鸭绿江的那边儿去跟天朝政府讨这要那的不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显然不行。新军呢。当初的时候。就是在绿江对岸地红军军营里给训练出来。想不会说汉话都不行。

至于平安和咸镜两道的垦区。那就控制不的了。垦区内原本就有数千来自鸭绿江和图

|江彼岸的“外援”。而这些“外援”进来之后。一边生产一边学的良好风气自然也不会丢。是。遍布垦区的扫夜校办的一个个那都是红红火火。也招惹的无数闲来没事儿可做的区朝鲜农工蜂拥而至。再加上随;又兴办起来的用于安置垦区子女们学习的小学堂七八下来那里数十万农工和属。俨然已经把区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地小中原。

应和陈廷香这俩人。李应那一口的漂亮的“京片子”照样远远也比陈廷香那还带有广西味道地汉话要更容易叫人听的懂。

听李应这么一说。|廷香眨巴眨巴眼睛。也不禁笑了起来不过笑完之后。他还是认|地看着李应提醒着那也不能疏忽啊。因为咱们需要对付的不仅仅都是明火执仗地外敌还会有一些隐藏着的内鬼。”

“老弟说的对。”李应连连点着头。“虽然经过了几次地清洗。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