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部分 (第1/4页)

在nv真人和他眼中的亡国者们的协力打击之下,九年后,噶尔丹大业未成身先死。

而在噶尔丹败亡六十年后,准噶尔汗国彻底化作了南柯一梦。

大清国对准噶尔汗国的痛剿,使得本是岌岌可危的哈萨克一时间峰回路转。

曾经率领着哈萨克人积极配合清军进剿准噶尔部,终于走出了亡国的黑暗的阿布赉,自一七五七年开始,连续四年派出使者前往大清国的国都和热河行宫朝觐大清国的皇帝陛下。

多次拒绝了沙俄的册封的阿布赉,不仅得到了大清国乾隆皇帝所颁发的册封诏谕,使其所统辖的中yù兹成为了整个哈萨克的三yù兹之首,还得到了大清国皇帝的各种优厚赏赐。

而在此之后,哈萨克的各部首领们,也都开始不断地入觐,并接受着大清国皇帝的册封。

哈萨克显然已经成为了大清国的藩属之国。

不过,与类似的情况一样,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国,虽然接纳了哈萨克这个iǎ弟,却并不真正地对iǎ弟们给予任何的呵护。

而是在大清国与哈萨克汗国的从属地位已经得到了实际的确认之后,依然公开宣布,绝不干涉任何哈萨克的内部事宜,就算是哈萨克内部的同志们相互间打翻了天,谁也别指望着“我大清”的调停和撮合,同时也不允许任何的哈萨克的百姓们进入“我大清”生活。

也难怪,毕竟“我大清”地大物博,离开谁都能照样好好地活着,至于说在外面收的那几个iǎ弟,不过就是为了在闲暇时吹吹牛皮而备下的口彩而已,谁又真会当真。

唉,可怜的哈萨克的同胞们啊,“我大清”既然连家务事都懒得管你们,要是到了再有命攸关的危难时刻,就更甭指望着“我大清”能帮你啥了。

果然,当一七八一年阿布赉大汗去世后,由于外面得不到“权威人士”的威慑,而内部又无人能服众人的汗位很快地就使得中yù兹陷入了分裂。

哈萨克汗国最危险的时刻也随之到来了。A!~!

………【第四○八章而林凤祥和左宗棠,也就因此有了一个去跟沙俄人在哈萨克人的故园上斗法的重要筹码】………

为了得到并永久地维护其汗位,中玉兹的瓦里汗一头就扎进了沙俄人的怀抱,接受了沙俄的册封。

尽管还在独力坚持的大玉兹,乘着中玉兹的这种内乱之机,占领了中玉兹大片牧地以扩充实力,但是不久,他们就受到了来自浩罕的残酷打击。

一八零八年,在经过二十年的埋头发展,已经变得强大起来了的浩罕军的犀利打击下,大玉兹的重镇塔什罕丢失,大玉兹哈萨克人的反抗,更是遭到了浩罕汗国军队的残酷镇压。

大玉兹的哈萨克人只好四处逃避。

他们中的一部分逃去了中玉兹,一部分逃进了自始自终一直都是袖手旁观的“我大清”。而其中的一大部分,则是逃入到了沙俄的境内,不得不成为了俄国的臣民,大玉兹基本解体。

十年后,誓死效忠沙俄的瓦里汗死了,中玉兹的内部更加分裂,不久,沙俄人就已经完全控制了中玉兹。

一八二二年,沙俄政府授权西伯利亚总督斯佩兰斯基颁布了《西西伯利亚吉尔吉斯人条例》(很可笑的是,兴许是饿极了过于贪嘴,沙俄人直到完全地把哈萨克汗国纳为了己有的时候,还一直都没有弄明白哈萨克人与吉尔吉斯人的区别,始终不改口地把哈萨克人错认为吉尔吉斯人),宣布废除哈萨克原有的可汗制,而把整个的哈萨克地区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一切都必须遵行他们的政治制度、由沙俄政府派遣的官员来进行统治。

至此,延续了三百六十六年的哈萨克汗国,彻底地宣告了灭亡。

尽管如此,在沙俄人的残暴压榨下,哈萨克民众的反抗火焰却并未因此而完全消失。

一八三八年,在阿不赉汗的孙子克涅萨热可汗的带领下,哈萨克的民众们与沙俄侵略者进行了历时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战,直到一八四七年克涅萨热汗不幸遇难,这场轰轰烈烈的抗俄斗争才终于落下了帷幕。

但仅仅六年后,居住在咸海西部的谢克特哈萨克部落,又高举起了反俄的义旗。

一八五三年,正筹划着要大举进占中国新疆的沙俄奥伦堡总督彼得罗夫斯基,向谢克特哈萨克部落摊派了的四千峰用以运送军火的骆驼的指标,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摊派,却遭到了谢克特部落民众的坚决拒绝,恼羞成怒的彼得罗夫斯基立即下令出兵予以镇压。

谢克特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