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部分 (第1/4页)

可令苏三娘没有料到的是,林海丰给她的回答却是一个摇头。

望着苏三娘那疑惑的眼神儿,林海丰似是无奈地微微一笑,“如果像这样的事情我也都必须知道的明明白白的话,那咱们的内务部得需要人手啊。”

林海丰的话让苏三娘更是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按照你这说法,那内务部就完全可以不要了。”

“怎么能不要呢,”林海丰收起了笑意,“内务部是用来监督一切不法贪官污吏,除却一切真正的敌特分子的,而不是用以打压民众zì yóu言论的工具。”

说着,林海丰又扭脸看了看在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郑南,“对zhèng fǔ夸也好骂也好,那都是民众的zì yóu。纵然骂声再大,再不堪入耳,只要付诸实际的行动,就不能随意地将其划定为颠覆分子的行列。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好好地反省自己,从骂声中找到我们自己的不足。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自己又信心,干嘛要怕人家的骂和诅咒?再者,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zhèng fǔ,如果能够听到的只是一派歌功颂德,却缺少了来自反面的声音,我敢说,你的路也就快就走到头了。”

看到苏三娘还是一副没有完全变得坚毅起来的神态,林海丰又继续说服着。

在林海丰看来,诸如《南方杂谈》之流的报刊之所以能够看似兴旺,其主要的原因并不在zhèng fǔ没有采取必要的管制手段,而是咱们自己没能发扬自己的长处。换句话说,就是各大官方报刊的办刊方式还亟需进一步的改进。

报刊应该贴近民众,即便是理论方面的文章,也应该通俗易懂。在这方面,共盟会机关报《红星报》就办的不错。《红星报》可以开辟版面,以讲故事的生动形式宣传国家宪法、刑法,普及科学常识,寓教于乐,其他的报刊却为什么不行?

宣传这个重要阵地,如果你不好好地去占领,自然就会给予了别人钻空子的机会。

总之,一切要从自身找毛病。

最后,林海丰望着苏三娘,语重心长地说到,“历史赋予了我们这些人一个重担,就是要开创出一个民众可以zì yóu言论新时代,并用全体民众的力量,牢牢地看死zhèng fǔ权力这只危险的猛虎!”

尽管苏三娘的心里多少还有些别扭,但她还是最终转变成了林海丰的盟友。

然而,多了苏三娘这个关键盟友的林海丰所面对的,还有更大的困难。(未完待续。)

………【第六八四章 自信的力量(五)】………

() 杨秀清和石达开对应该立即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镇反运动,不仅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异常的坚决,理由更是极其的充分。

因为根据杨秀清和石达开已经掌握了的真实数据,类似《南方杂谈》这种不仅满口胡说八道,还极富煽动xìng的书刊,每月发行的数量都在几万或是十几万份以上,可见其受众范围之广,影响之巨大。

尤其令杨秀清和石达开感到愤怒的是,他们还已经清清楚楚地掌握了《南方杂谈》所拥有的真实背景满清殖民者的遗老遗少。

于是,当五位太平天国zhèng fǔ的最高领导者一起聚在杨秀清的书房兼客厅里的时候,杨秀清不仅提出必须要好好地整治一下那些搅乱民心、影响国家安定之徒,还毫不客气地对郑南进行了一通言辞犀利的指责。

“……看看你领导下的那些报刊们,除去《红星报》、《新天京报》等报刊外,大部分报刊的发售量都根本不尽乐观。”。 。

杨秀清顺身边的茶桌上抓起了一张报纸,冲着使劲地郑南一摇,“尤其是像这类的官办报纸,满篇不是这个重要会议,就是那个什么狗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再不就是连我只要看上几眼都会立即感到犯困的大片大片的什么理论阐述。不错,今年的大年我是到了他们那里,也的确是在除夕的茶话会上讲了几句希望大家努力工作、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的话。可就是这么几句以往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的常话,竟然又被他们给冠以了重要讲话,居然还东拉西扯地整整写满了一大版。也就难怪他们的报纸没人肯掏腰包来买了。”

“人家变着花样辱骂咱们的报刊都能挣钱,可咱们的这些报刊呢,却是寅吃卯粮。前些rì子居然还有人恬不知耻地央告我,是不是可以通过zhèng fǔ的强制手段。来促进报刊的发行量。既有利于扩大宣传面。也能帮助报社脱困。”

说到这里,杨秀清脸sè铁青地将手中那份报纸狠狠地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