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约翰…史密斯不那样,他本来根本就看不起这里所谓的医生,认为那都是瞎胡闹,根本经不起中国人自己爱说的“推敲”二字。可如今这位年轻的王爷着实叫他感到了渺小,我的上帝啊,这个古老国度上的医理太精妙、太高深了!

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盆中肉汤上培养出的霉菌,“殿下,如果成了药,那肺炎、梅毒等等化脓性感染病就都被克克制了啊!”他激动的有些口吃了。

郑南笑着站了起来,看了看众人,“现在这项工作刚刚着手,史密斯先生是病菌专家,您的工作就是带领一个小组,找出最佳的霉菌繁殖物,还有培养基,以方便大量培植这种霉菌。沈宏达的另外一个小组和本王一起,负责青霉素的提纯,及日后的工业化生产。”

如果他知道郑南明白拥抱是一种高贵的礼节,这个时候的约翰…史密斯真想上去狠狠地拥抱下这位王爷。刚才那位安王殿下说的对,宁王是一位绝对称得上是伟大的,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医学家、病理学家、细菌学家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才是最佳。

当然,在他一直曾经认为是个相当落后的国度里,最后随着“伟大的”宁王殿下,走进他们的实验室的时候,他只好称呼这位殿下是个伟大的魔术家了。单单桌上摆置的那架做工考究的显微镜,就足够叫他眨巴上好几天眼的。太难想象了,这里居然还能有这东西,比自己随身带着的还漂亮

………【第一三一章】………

如果说天军西征的最后胜利,可以控制长江上游沿线,确保天京的安全,同时又建立了新的根据地,拓展疆域,与天京连成一片,从而使天京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质接济。那么,东征,则就不但可以打开天朝面向海外的门户,全面控制富庶的江浙,还可以切断满清的南粮北调供应渠道,并从根本上切断满清对江南各省的实际控制。对天朝来讲,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战略行动。它的实际价值,远远比北伐更为重要。

按军事统帅部的指令,原属西征军翼王麾下的水师一部,在恩赏丞相、天军著名的船王唐正才的率领下,迅速向镇江集结,划归镇江水军临时建制。

驻天京的各军也开始纷纷调动。曾水源部人马连日来陆续进驻到镇江、扬中一线,紧随其后后的,是已经编有五个营的红军教导旅两千多官兵。

而秦日纲部主力,早几天就已经出句容、丹阳,扫荡溧水、金坛等各个清军防守要点,几乎就要逼近常州城下。

正当常州清军一片慌乱,拼命向无锡、苏州求援的时候,天军却又戛然停止了进攻的势头,开始构筑起了防御线。连续的探报传回来,叫常州清军松了一口气,原来天军是为了巩固天京的防御,特意扩大了防御的纵深,主力是要进行北伐的。

驻防庐州的赖汉英,几个月来,已经相继攻克六安、巢湖等周围清妖据点,完全控制了庐州以南的广大地域。而此时,已经接受太平天国皖省自卫军番号的捻军各部,南出涡阳,向阜阳、蒙城发起进攻,搅得刚刚进入蚌埠、寿州(淮北)不久的胜保,不仅穷于应付,还有了北边粮道北断的后顾之忧。赖汉英却借此时机,一面出兵做出攻打寿州之势,牵制胜保,以减轻张洛行自卫军的压力,一面另派人马直趋滁州,开始威胁到清军江北大营的侧翼。

扬州的天军在李侍贤的指挥下,更是不甘寂寞,不停地派遣小股力量,频频骚扰城外琦善的江北大营。

所有这一切,在琦善等人看起来,天军似乎是要继捣毁向荣的江南大营后,开始向江北大营动手了。如果不是安徽新来了胜保的人马叫他似乎有了些指靠,如果不是皇上那逼命的旨意,琦善早脚底儿抹油,不知退到哪里去了。不管怎么样,琦善不得不考虑如何应付可能出现的危险,分兵防堵天军滁州方向。如此一来,扬州的防御压力顿减。

错误的猜测不单单来自清军方面,就连接替秦日纲部防区,进驻句容、丹阳的红一军,除了师以上指挥官外,下面纷纷扬扬的也都是关于即将开始二次北伐的猜测。红一军刚刚换了装,这是全军将士盼望了好久的事情,这一换,就换上了崭新的冬装,再联想到最强悍的红军教导旅这张王牌都去了镇江,大家怎么能不这样认为呢?

林凤祥当然知道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听着底下将士们的猜测和发问,他总是会自然不自然地向北边儿望望,心里为不能马上北伐多少感到些遗憾。东王和安王殿下几乎抽尽了天京城内的马匹,再加上秦日纲、曾水源两部的支援,红一军已经拥有了整整两个骑兵师,近万名的精锐骑兵,还有着两个步兵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