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红海军万岁!红军万岁!太平天国万岁!”林海丰手里举着笔,眺望着那一望无际,在阳光照射下泛起金子般灿烂波浪的大海,轻声地念叨着。

左宗棠默默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第十八章谁也休想再碰这里一下】………

宁波一下船,正遇上了亲自在这里布置海防的新任浙江总督李开芳。

李开芳兴致勃勃地陪同安王巡视了整备一新的镇海海防要塞,“殿下,这里和定海要塞有些位置火炮的配置还有待加强。另外,我们重点在抓水营的建设,一来保障我天朝渔民不受海匪威胁,二来也可配合上海参与对附近海域的封锁。”

“恩,不错啊,浙江已经成为了天朝的大后方,除去建设和征兵、支前,首要任务就是保障海岸线的安全。”林海丰对这里的安排很满意,“火炮的自铸工作可以搞一些,但是不要过分,不要过多的在老式火炮上浪费人力和自然资源。天京军械所的新装备,将会优先配备各海防军事要塞的。”

“现在的要塞配备,清妖即使敢来,也讨不到任何的便宜。”李开芳呵呵地笑着,“好武器还是优先配备前线的作战部队吧。”

“洋人要来了呢?”林海丰歪头看了看他。

“洋人?”李开芳一愣,“他们……他们怎么还敢来?”

“谁说他们不敢来呢?”林海丰左右看看那一尊尊威武的大炮,还有精神抖擞的要塞将士们,他的手朝前面的大海一指,“什么时候都不能存有这种思想,要时刻的牢记这里就是国门,随时都会有我们的敌人到来,来自前面,也许还会来自身后。要提高警惕,任何一丝一毫的麻痹大意,都会带来巨大的危险,还有血的代价。”

说着,他看了看手表,上午十点,“好了,不打搅你们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殿下,临近中午了,还是吃过午饭再走吧,弟兄们也想和您多呆一会儿呢?”李开芳看看周围的将士们,请求着。

“不了,你们有你们的任务,我还有我的任务。”林海丰笑了笑,“等到天下太平了,我会天天来看你们这些保卫祖国疆土的勇士们,只要你们不烦就行。”

他刚要迈步走,忽然又回头看了看各炮位上的将士们,“我们的‘天军勇士之歌’大家都会唱了吗?”

“会!”回答声是整齐响亮的。

“我们每礼拜的时候都要唱。”李开芳补充着。

“呵呵,那好啊,那就叫咱们一起面对我们的天朝大旗来个精神会餐。”林海丰走向要塞旗杆上高高飘扬的太平天国金黄色的旗帜,抬起右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左宗棠不会唱,当然,也是第一次听到。可他会看、会听,更会去想。石达开在他的心目中和其他天朝官员有区别,石达开睿智、机敏,胸有韬略。可是眼前的这个安王和石达开还有不同。

下船前,他听到船上的士兵们在唱工农红军进行曲,水兵们用歌声和他们尊敬的安王殿下道别。现在呢,是他们的安王用歌声在和他的英勇的士兵们道别,不吃饭,却要共同享受一首歌子。两首歌儿,两段振奋人心的歌词,这位安王不单单在教育和培养士兵们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敌人,而是从骨子里在灌输给他们一种东西。

和曾国藩所谓的建军新思想相比,曾氏的方法简直就不堪一提。这位安王做的更彻底,更完美。人身上的什么东西都容易被消灭,唯一难以消灭的就是思想。一只真正用一种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那才是战无不胜的军队。看似简单的两只歌儿,细细一想,不是比那些繁文缛节的大说教来的更快,更好吗?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啊,是危险了,这一刻,他又想到了湘乡文庙前的那几尊铁跪像,他感觉到了头上辫子的沉重。同样是个文人,他现在是这样看林海丰,而自己这些旧文人为了本民族都做过些什么?又都做了些什么?惭愧,他不能不感到惭愧。

安王殿下一行人离开了要塞,要塞上的士兵们还在肃立着,目送着他们的殿下远去。

“今天是打牙祭的日子,殿下应该和我们吃了饭再走。”许久,一个年轻的炮长才扭头看了了看身边儿的连长,遗憾地说着,“连长,我是真想看看殿下当初和你们一起一边儿吃饭,一边儿给大家讲故事的情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