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 (第1/4页)

懊娴木�郑�热皇钦庋�埠茫�愦蚰愕模�掖蛲甑模�灰�喝嗣遣黄顺牵�献痈纱嘈扌难�浴�

果然,几天过去了,环县依旧是固若金汤,而城外那没完没了用着假招子的太平红军,却是一天比一天的萎顿。

这些天来,白彦虎除去四处督促手下利用一切空隙时间抓紧抢修被损坏的城墙,继续准备防御用品,再做的就是火急给宁夏的马化龙去信,请求支援。尽管看上去围城的太平红军接近筋疲力尽,不过,既然那些汉人们选择了公开的对立,就不会这么样的善罢甘休。要想有个宁静的生存环境,就只有集结大军与他们来上个决一死战,彻底把汉人们赶出八百里秦川。

可白彦虎哪里知道,当他的卫教军回勇们为了保卫那个所谓的宁夏穆斯林王国,吃不香、睡不好,甚至是无数的官兵流尽了他们最后一滴血的时候,宁夏城内却是一派的歌舞升平,他们的“卫教王”马化龙可没时间和闲心搭理他这里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个钦封的“卫教王”的美丽花冠,马化龙还仅仅是过去的那个大阿訇、回军领袖,那么,除去要应付眼前应该也是必须要应对的各种战争局面之外,至少他暂时还不会有多少更多其它的想法,创业阶段嘛,吃点儿苦、寒酸点儿总是应当的,这点儿道理马化龙还是想得通的。然而,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他已经是名正言顺的“王”、“宁夏穆斯林王国”的堂堂正正的“卫教王”,基业已经创成了,而且,比起当初在个永安小城就敢称王,仅仅只有一个天京城就敢去抢夺人家大清整个天下来的太平天国,他现在的优势要强大的多了。八百里秦川,浩瀚的西北大地,到处都是他的子民在扯旗奋斗。

既然是王,就不能随随便便地再和以前一样的稀里糊涂行事,王要有王的样子。于是,自打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接到大清封诏的那一刻起,宁夏府城最大的基本建设项目——白宫,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筹划和建设。

按照马化龙的意思,西藏早已不是什么藩王之地,却还有了个布达拉宫搁在那里摆大,装他妈的大尾巴鹰。甚至一个屁大点儿的西宁府,也他娘的有个臭喇嘛教的塔尔寺在那充门面,难道就只有他这个新兴的,正在茁壮成长的穆斯林王国活该寒酸不成?马化龙着实是想在宁夏府城玩儿上个大的,至少不能不能比布达拉宫逊色,虽然暂时!本書轉載拾陸K文學網!不能把王宫建造的那么大,但是要用白璧无瑕的纯汉白玉打造出来他的穆斯林王国的王宫,因为,他不仅仅是“卫教王”,还要当一统整个穆斯林,做个大大的教主,即使是那个什么达赖也要见他矮三分。

遗憾的是,宁夏府城的府库里没有真金白银。府库早在穆图善那个抠门儿把府城交给他之前,就搬了个精光净,毛儿都没给他剩下半根。怎么办?管他呢,有钱要干,没有钱找钱也得干。于是,“卫教王”的一声令下,宁夏府城,连同周边各府县,顿时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创造穆斯林伟大辉煌的热潮”。这场“捐款”大潮,直涉及到每一家、每一户……

………【第三二○章穷途末路(四)】………

除了要到大兴土木,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得大封群臣。

按照马化龙由手下那些经办人员,也就是“钦差大臣们”处得到的种种禀报说法,广大回回民众对于建造一个不朽而宏伟的穆斯林洁白圣殿那是“争先恐后”,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你不叫他们这样干都不成。广大回回民众积极致力于一个崭新的姆斯王朝的建设,这使得马化龙精神亢奋之余,又免不了会想到,那些聚集在自己周围,以及散布在各处纷纷搞起武装割据的回回上层门宦们,却都在等着他给予一个个闪光的头衔。

一切似乎都不能责怪马化龙。

就好比秦日纲与赖汉英私下谈论起马占鳌时说的那样,仅仅马占鳌部的一万多人,派系就有好几个,表面上大家和和气气,那是没有到了关键的时刻,一到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矛盾自然顿生。如果不是如此,如果不是他的回军中还有着像南乡闵殿臣、撒拉族马彦龙等这样的与满清有着深仇大恨、誓不两立的首领们,他也绝对不会这么痛快地就降顺了天朝红军。

马占鳌部人数不多尚且如此,那么,甘肃各地林林总总的大小门宦们,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天大机会里,更是各揣各的心腹事,各自拨打各自的小九九了。秦日纲既然都明白这些,马化龙当然就更不会不明白这些了,谁的官都要封,封漏了不行、封小了更不行。

由于来自满清上层的阴谋(当然,马化龙还不知道这仅仅是个阴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