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 (第1/4页)

原来,早在一八五三年的五月间的时候,一支原本是开赴日本的美国舰队,无意间第一次到达了琉球本岛。一个多月后,这支美国舰队的司令官海军准将佩里,率领四艘军舰离开琉球,开抵日本岛的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必须向美国打开国门。由于佩里的这四艘军舰上合计共有大炮六十三门,而当时日本在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能够与这四艘军舰相比的,大约也仅仅只有二十门。于是,在不开国大炮就说话的恐吓下,日本岛弄权的幕府此时根本就不敢拒绝对方打开国门的要求,碍于直接接受佩里当时就带在身边的国书,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国内上下的一致猛烈抨击,此时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借口必须要得到天皇的照准方可接受条约,玩了个缓兵之计,约定佩里明年春天再来。

由于佩里率领的这些军舰,各个船身都是被涂黑漆漆的,所以日本人称这次事件为“黑船来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上最终导致日本岛的幕府灭亡,及后来的明治维新的“黑船事件”。

转过年来,佩里如约而至。由于脑子里对琉球那片美丽岛屿的深刻记忆,这次在与日本幕府签订《神奈川条约》的过程中,佩里自然而然地捎带上了要求日本国必须同时向美国开放琉球那霸港口的附加要求。在日方那里得知“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本国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的情况下,佩里带着舰队气势汹汹地杀回了琉球。

对琉球来讲,此时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宗主国大清国,面对已经定都天京,而且愈演愈烈的南方太平天国政权,正风雨飘摇、自身难保,根本无暇顾及他们这些海外的包袱,迫于无奈,一八五四年的七月十一日,琉球国政府与佩里代表的美国政府以汉、英两种文字,屈辱地签订下了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然而,虎视眈眈的恶狼并非唯独美国这一条,在此之后,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也都在垂涎日本的同时,还把目光转在了琉球这里。为了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海上贸易线,避免因此给自己带来更加重大的伤害,经过反复斟酌之后,尚育派出使臣去了天京,恳请太平天国政府能够接替大清国的权益,伸出有力之手,拯救危难中的琉球百姓。

仁慈宽厚的天平天国政府接受了尚育的请求,在成功光复台湾之后,立即开始与那些无视天朝主权的“列强们”严正交涉,警告所有曾与或是还在活动心眼子要在琉球谋取不正当利益条约的“列强们”,不要心存侥幸,天朝政府对外早已宣布不承认过去一切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如果有人胆敢以身相试,天朝政府将不惜动用一切手段,给予他最为沉重的打击。

交涉之后,驻江浙和台湾地区的红海军舰队以及东南军政公署属下的红军船队,就开始巡航与整个琉球群岛,并与英、美两国的军舰发生过多次“摩擦”。英美的不识相把还在北伐战场上的林海丰给惹恼了。在林海丰的指示下,《红星报》以“北方行营主任林海丰大帅致天朝最高统帅部的建议”为题,全文刊载了他的这份本属绝密级的内部公函,在这份公函中,林海丰强烈建议天朝政府,为了彻底打破那些把目光贪婪地盯在天朝所属琉球群岛上的人的梦幻,红海军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彻底切断所有通向日本岛的海上交通线……

流氓怕什么?流氓最怕不要命的。

林海丰是制服流氓的大高手,他的这一招立刻奏效。背靠天朝这棵大树,琉球终于摆脱了列强束缚在身上的枷锁。而且,在天朝政府的大力关照下,琉球与天朝的贸易与日俱增,尚育能不感激天朝吗?能不感激眼前这位为了他,情愿可以跟任何人即使大打出手也在所不惜的大恩人吗?

………【第四八八章 逗留兰芳特别区】………

尽管面对尚泰那发自内心地一再挽留,林海丰依然不能耽搁自己的行程,丰盛的晚宴结束后,他甚至都没有在八重山做上哪怕是仅仅一夜的停留,就告别依依不舍的尚泰,带领着舰队张满风帆又踏上了旅途。

浩浩荡荡的天朝红海军舰队绕过台湾进入了南洋海(南海),在那一只只出海捕鱼船上渔民们的欢呼声中,及充满骄傲的喜悦目光伴送下,经东沙、中沙开始向南沙一路顺畅地前行。

不过,在途经菲律宾近海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飘扬着天朝五星红旗的红海军舰队,迎面与一支高悬美利坚国旗的小型舰队相遇。“虎门号”上的舰队司令官许宗扬,这已经是第二次率队远洋了。虽然一年多前他曾经担负过护送天朝的第一位外交官傅善祥远赴法国的重任,可以说是远洋的阅历已经不浅了,但是毕竟由于此次肩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