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 (第1/4页)

一个新国王来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于是,为了尽早安定整个地区,阳布的临时政府找出来了一个叫曼努尔的小孩子,如今的廓尔喀人们大都相信,这个曼努尔多少还和吉尔万比克拉姆沙阿国王的王室沾有点儿血脉关系。而据比姆森塔帕党人递交给天京政府的密信中介绍,曼努尔身上流着的。实际上乃是他们的灵魂比姆森塔帕地血液。

在是不是还要册封廓尔喀王地事情上,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也有意见分歧。当初决定出兵廓尔喀的目地,就是为了要彻底抹掉它,如今再封王,那咱们岂不是白白辛苦了一场?更何况,如果咱太平天国也是皇朝的话,那倒还情有可原,再大的王也要服皇帝的管不是。可现实毕竟不同,咱们天朝的几个王爷已经该取消的都取消了。眼下不过就只剩下了一个天王。而此时再封廓尔喀的王,简直就是不伦不类。

不过。在林海丰和郑南的一再解释下,天京最后还是产生了一致的意见。林海丰和郑南认为,廓尔喀需要尽快恢复稳定,如果只是一个不稳定的廓尔喀,那是根本不值得天朝来留恋的。廓尔喀王可以暂时封一个,毕竟这样做还有回报,因为廓尔喀不仅已经表示永远成为天朝的一个藩属,还提出了其一切军事外交均由天朝统一掌握,并恳请天朝政府在阳布设立总督府的愿望。所以,封曼努尔一个廓尔喀王也未尝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国内的发展,早晚有一天还是会再变回来的。

不过,在封曼努尔具体是什么王的时候,林海丰和郑南提出了一个想法。廓尔喀曾经带给天朝的西藏地区太多的灾难记忆,所以,廓尔喀这个地名不能再保留。最后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觉得杨秀清提出来的安西一名不错,南面有一个安南,西面再有一个安西,不错不错。

“领土的问题向来就是这样,时间才是承认其归属的真正上帝,只要你有能力在一个地方长期地、永远地站下去,任何人就都会承认,那里就是你应有的国土。在一个地方怎么站下去,因地制宜地采用什么样的具体手段,那才是真正的精华所在,至于一些其他的表象问题,嘿嘿,我看咱们还是大可不必深究。就像是克什米尔和廓尔喀,不同的情况,就得采取不同的方法。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已经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侧伸出了两只拳头,不用费更大的气力,我们就可以牢牢地把英国人拖在印度的这个大烂泥塘里。”

林海丰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胳膊不时地用力地挥舞着,脸上更是洋溢着灿烂的笑。

………【第五四四章针锋相对(二)】………

在印度的英国人拒不送回忠格巴哈杜尔等原廓尔喀的叛逆,这似乎并没出乎天京最高统帅部领袖们的意料。不仅如此,天京的领袖们还有些暗自高兴。

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帮助天朝政府教育了如今已经变成了天朝的安西人的前廓尔喀人,强盗历来都不是善良的。说实在的,正如肯宁在给他的政府的信中表露的那样,英国人的确很为难。倘若忠格巴哈杜尔等人被交到了天朝红军的手里,天京的领袖们早就给即将就任安西总督的蓝朝鼎设计了另外一套实用的做法,那就是公审忠格巴哈杜尔等人,将其曾经所做过的那些一切不可告人的勾当,都暴晒在阳光下。这样一来,英国人的卑鄙无耻嘴脸,自然同样就会暴露无遗。换句话说,不管英国人现在怎么做,安西的民众总是都会把英国人恨到了骨髓里。

现在,既然英国人不给天朝的面子死保忠格巴哈杜尔,在通过驻天京的英国商务代办处,向英国政府转交天朝政府的强烈抗议之余,天朝的领袖们就可以兴致盎然地商讨如何与英国人眼中的那些所谓的“印度叛乱者们”,去建立友好的关系了。这也是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的成员们聚在一起的另外一个重要议题。

根据西南军政公署转发回来的讯息,红三十军已经与占领了印度奥德省首府勒克瑙的起义者们有了联系,并通过他们,又与德里和詹西方面的起义者们有了接触。奥德起义政权的摄政哈兹拉德玛哈尔王妃,已经至书蓝朝鼎及阳布临时政府,希望能够得到天朝红军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王妃甚至还恳切地表示,一旦勒克瑙遭遇到英**队的围攻,天朝红军万勿作壁上观,一定要伸出友好之手手给予他们直接的军事帮助。

“这些印度蛮子,简直是胡闹嘛。”在何震川读着西南军政公署、西藏特派员公署,及红三十军发回来的一份份急报的时候,杨秀清一直俯身对着桌子上地地图在仔细地研究着。等到洪仁说到印度北部的一股股起义者们都在向德里方面集中,他不由得两道粗黑眉毛顿时往一起一拧,手指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