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那个琦善也不是个好东西,劳师糜饷无所作为,再不打通江南的漕运,叫他自己解决粮草”

看着脸色青紫的圣上,肃顺心里一阵的难过,又抑制不住的悲哀,这才哪到哪啊,怎么竟乱了方寸?

咸丰发泄够了,坐在那里喘着粗气。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他一指跪在那里蔫头耷脑的恭亲王弈忻,“老六,你也去和洋人商量商量,叫他们在上海帮助我大清剿灭那些乱匪,有乱匪在,列强的利益也直接受到损害。”

弈忻从地下爬起来,上前两步,叹了口气,“要想叫洋人帮忙,就要向他们开放长江航道”

“不行!”咸丰怒不可遏地站了起来,“朕告诉你们,什么都可以出卖,就是不能出卖祖宗。这些洋鬼子,都是喂不饱的饿狼。”

他在御书案后面来回踱了几步,看看再没人吭气儿,一摆手,“算了算了,都退了吧。”说完,转身回了内殿。

见到一直在后面等候他的懿嫔妃兰儿,咸丰总算有了点儿笑意。他摸摸爱妃眉头微簇,满是忧伤的粉嫩脸蛋儿,叹了口气,“爱妃可不能学朕的样子,这样可会慢慢衰老的。”

懿嫔妃就势把头扎到皇上的怀里,眼圈儿红红的,“皇上不开心,奴婢怎么开心得了。”

“唉!”咸丰拂摸着她纤弱的肩膀,苦笑了一下,“都是那些乱匪做的孽啊,再加上朝臣不用命。”

“皇上,刚才六爷说的就不错啊。”懿嫔妃抬起头,望着一脸愁容的皇上。

“怎么不错?”咸丰放开了她,又踱起了步子,“你不明白,开放了长江航道,洋人的兵舰就可以自由出入咱们的内河,这岂是儿戏?”

“皇上的考虑还是周全。”懿嫔妃眨巴眨巴秀美的双眼,“不过,两害相权取其弱。奴婢以为,但凡好处宁予外夷,也绝不给家奴。先收拾了这些逆匪,洋人的事情还可以慢慢的来。再说了,那些不开化的蛮夷小国,无非是想得到些实际的利益,不妨先给他们。总比那些逆匪要咱们大清的江山好。”

咸丰停住脚步,奇怪地看着她,一个小小年纪的女子,怎么会想出这种东西?可是细细品味一下,似乎觉得又有些道理。那些洋鬼子无论怎么提条件,其实最后要的无非就是银子,总没有要自己的江山。他缓缓地踱到爱妃的跟前儿,双手捧起那张动人的脸,“爱妃,你真是朕的好帮手啊!”

“看皇上说的,奴婢算个什么啊,不过是瞎说说的,还是皇上聪慧。”懿嫔妃甜甜地笑着。

咸丰笑了。他瞅瞅这个伶俐的懿嫔妃,想了一想,“爱妃对那个曾国藩的做法怎么看啊?”

“此一时彼一时啊,”懿嫔妃拿起个苹果,在手里摆弄着,“曾国藩自筹薪饷组织湘勇,从暂时不耗费朝廷银子上看是件好事。不过,奴婢有个担心。”

“担心什么?”咸丰有兴趣地问。

“奴婢担心的其实皇上也能看出来,”懿嫔妃笑着,“这其实等于是自家私养的军队。这些汉人,保不准儿哪天就会生出反骨来。”

“说的好,说的好,”咸丰连连点头,“唉,就是咱的八旗不争气啊,眼下也只好先用他们了。”

“要不奴婢说皇上最聪慧呢,”懿嫔妃咯咯地笑着,“咱们还有蒙古的僧王骑兵啊。不过,还是先叫他们互相杀的好。有件事情就连奴婢现在也百思不得其解,好奇怪的。”

咸丰真是越来越疼爱她了,他亲自拿起把刀,打着苹果皮儿,“爱妃你说。”

“呵呵,听肃顺说那个曾国藩号称是个大儒啊。您说这些汉人,当初太祖爷入关的时候叫他们剃发是那么的难,怎么到了现在,这些人反倒认为长毛子们违背了他们的祖制了呢?哎呀,真是猜不透这帮子汉人的心思呢。”

“哈哈,”咸丰削了一小块儿苹果,送到她的嘴里,愉快地说到,“那都是圣祖爷们的功劳。圣祖爷们若不是反复地清查那些违禁的书籍,他们也不会这么的老实。”

“那是当然,哎哟,皇上亲手削的苹果味道都不一样呢。”懿嫔妃夸张地娇声叫着,“不过,有时候奴婢也在想,要是叫这些汉人们经常与洋毛子纠缠在一起,只怕他们又该拿那些洋毛子们做亲人了。”

咸丰的手停住了,他看着懿嫔妃,忽然明白了他的爱妃是在提醒着他什么。是啊,一旦有一天曾国藩们和洋鬼子裹在了一起,那会是个什么样?

“对了,皇上打算怎么处理那件事儿啊?”懿嫔妃小嘴儿朝着一边儿的书案一努,适时地改变了话题。

“哦,爱妃是说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