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耐寺贰�

罗大纲得到四面敌人压境的消息,乐了。他才不会按照绵洵的意愿去搞什么南逃,武昌那里已经有石祥桢坐镇,他没有后顾之忧,他要的就是怎么才能叫绵洵对他产生浓厚的兴趣,非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绵洵的合围计划还没有实现,罗大纲率兵撤随州之围,竟迎着清军的方向全军北上,轻易跳出了绵洵的包围圈。

绵洵急了,如果任由罗大纲在他的后方折腾,不仅他无法完成整个苏皖鄂战场的统一部署,还会随时有被长毛割断粮道,甚至是被各个歼灭的危险。以往的失败,就在于兵力分散在各点,给了长毛于可乘之机。他于是毫不犹豫地率军掉头尾随罗大纲北上。以四个精锐的新军协,他就不信,拿不下这两万多的长毛。

舒兴阿没有捕捉到任何长毛的影子,在随州逗留了一天,即领兵攻打广水县城。长毛的主力被忠义救国军追的没了影子,趁机在广水等地讨个便宜还是应该没问题的。哪知道,仅仅在广水城下呆了不到两天,他就受不了了。

城里的天军顽强的要命,攻不上去。一到夜晚,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长毛,折腾个没完没了。打,找不到人,不打?不敢睡觉。他自然不知道天军将领几乎人手皆有的安王十六字真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当在听说武昌方向有大批天军蠢蠢欲动的时候,他甚至都不愿意去考虑这情报的可靠性会有多少,赶紧拔营起寨,直接又缩回了随州。还是等等吧,等绵洵回来了再说。

绵洵一时半会是回不来了,他的忠义救国军尾随在罗大纲的后面进入了桐柏山区,开始了一场武装大游行。

………【第八十七章还是顾问阁下厉害,一眼就……】………

扬州城外,连日来饱受阴雨天折磨的琦善,好不容易熬到了一个大晴天,却又受到了来自扬州城内外天军全线的“大规模”打击。

红五军这把还没有完全磨好的刀,在琦善的面前堪称是耀武扬威,气势如虹。炸药、手榴弹,打开了一座座外围营寨的大门,一个上午,琦善的二十余座连营就被打掉了近三成。

这一下,对原本就病恹恹的琦善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受不了了。按照米流欣顾问的设想,是要首先集中兵力拿下庐州后,才会有工夫来顾及扬州方向的。他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围困和吸引扬州天军的注意力。他知道,所谓的围困那不过是个幻想而已,西面,天军占据了滁州,背后,瓜州牢牢控制在天军的手上,天军来去自如,吃穿不愁。倒是自己,军中缺粮不说,连烧火的干柴都成了问题。现在,如果再这么持续下去,还没等什么庐州拿下来,只怕自己苦心经营两年多的江北大营也就不复存在了。

琦善紧急抽调驻泰州、海州的数千兵马驰援大营,同时又给寿州的胜保发了份极其诚恳的求救公文。做完这一切后,他请来了江宁将军托明阿。

在一连串的剧烈咳嗽之后,琦善哀叹一声,“老弟啊,本官这个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咳咳……这……这大营的军事就暂时全权委托给老弟了,老弟年富力强,又有超群的智谋,眼下也只有老弟能够扭转这个危局了。”说着,他抬眼皮看了看旁边墙上悬挂着的尚方宝剑,不禁有些苦笑了一下。唉,时局乱了,这尚方宝剑居然也不值钱了,就这个苏皖屁大点的地方,钦差大臣就放了两个,自己,还有胜保,要是那个说了话一句顶一万句的米流欣顾问也算一个的话,那可就仨了。估计这洋人就是喜欢枪炮,对这个什么宝剑的一定是不感兴趣。要不,一准儿墙上也能挂上一个。

托明阿也看了眼那把尚方宝剑,如果是在以前,对这把宝剑他还是很眼红的,现在,他感觉那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胜保刚进入皖北的时候还好说,江北大营至少还能调动整个苏北的力量。可等那个什么洋大人们一到,江北大营的势力也就只局限于扬州、泰州、海州至通州这点儿地盘了。

不过,对于江北大营的整个指挥权他可是垂涎已久了。说实在的,对于眼前这个大帅他心里很是有些瞧不起。大帅老了,再加上前两年叫皇上给逼的,丁点儿的风吹草动都承受不了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大帅,卑职愿意为大帅和太后分忧。”托明阿欠身给琦善抱了抱拳,脸上绝没露出半点儿的喜色。

琦善哼了一声,心里有些别扭。怎么还来了个愿意替太后分忧?唉,人啊,真是哪家山高就愿意攀附哪家啊!太后不过是趁着皇上年幼暂时垂帘而已了,天下还是皇上的,没必要这么个效忠法嘛。不过,他也懒得搭理托明阿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