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1/4页)

“唉呀,看来你又是觉得我们明天的会议就是针对二哥的了。”郑南摇摇头。

“我不管是针对谁,我总是觉得二哥已经够惨的了。”洪宣娇轻轻哼了一声,不由得又嘿嘿地一笑,“诺大的天王府被瓜分了,三千女官没了,天天就守着那几个王娘,又没有什么正经事做,时间长了还不腻歪死啊。”

“二哥如果真想做什么,谁也没有阻拦他。”郑南笑了笑,“他是共盟会的主席啊,完全可以为我们共盟会出谋划策。”

“他哪儿干的了那个。”洪宣娇脱口而出。

“你看,这可不是我说的。”郑南拉起洪宣娇的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天朝的未来要听大多数人的见解,不是哪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

太平天国共产主义同盟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天国宫召开。郑南支持了会议,在洪秀全做了简单开幕词之后,杨秀清受中执委委托,首先做了关于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报告。

在报告中,他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共盟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共盟会的生活中的运用。他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既所有共盟会会员,个人服从同盟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同盟各个组织和全体会员服从共盟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共盟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共盟会组织中的小组外,都要由选举产生;共盟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所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共盟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会员、普通百姓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同盟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作为组织原则,以上六条,将纳入到共盟会的章程之中。

他最后还特别强调,共盟会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对这个报告,杨秀清事先准备的很充分,一字一句都份量十足。在共盟会组织内部,虽然他仅仅只是排名第三的人物,可他心里明白,林海丰等人其实是在有意保持和提高他在同盟内部的声望,不然,这份由林海丰亲自起草的报告,也不会专门由他来做。当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

杨秀清的报告之后,没有沸腾的欢呼声,每一个代表都拿着一份同样的报告文稿,在深思。

“同志们!”郑南说出这久违的三个字之后,停顿了一下,他的脸上泛着红光,“同志们,共盟会的成立,是我们伟大的太平革命走向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诞生,更是标志着我们的同盟走上了一条引导全体人民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道路。我们这个队伍将永远告别封建家长制。在同盟内部,没有职位的高低贵贱,大家一律平等,都是同志。什么是同志呢?就是志同道合,就是同心同德,就是肝胆相照!”

………【第一五四章这就是最伟大的胜利】………

三天的会议,气氛之热烈是空前的。

鉴于满清军队在战场上的重大失利,沙皇俄国不断向东北及华北地区增派干涉军,数量已经超过十万以上。代表们经过慎重讨论,激烈的争辩,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太平天国共产主义同盟会关于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共盟会的任务就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把未来天朝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为了尽快结束内战,减少饱受战乱折磨的人民的疾苦,把国家带上正常经济发展的轨道,代表们经过表决,在原则上通过了林海丰关于在适当的时机,提议天朝政府向北京的满清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驱逐沙俄干涉军,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全国各民族人民广泛意愿的统一、强大的国家的照会”。

说说容易,在当时天朝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人民又对腐朽残暴的满清政府恨之入骨的时代,统一战线的确立及适当时机停战议和的提议,这是一个多数人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事情,那是费尽了周折才得到的共识。整整的两天之中,争辩有多么的激烈自不必说,在最后的表决阶段,在以往鲜见的反对票和弃权票的出现,就可略见一斑。不过,这恰好也说明了共盟会这个摇篮里的新生儿,正在他们的领路人的带领下,逐步走向成熟。

一个尖锐的矛盾提出来,解决掉,新的矛盾随即又会出现。

第三天上午,会议刚一开始,先是以陈玉成、林万青为首的粤闽桂代表就联名提出议案,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