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 (第1/4页)

林海丰眼皮一翻,手里的烟斗一摆,哼了一声,“你还是少跟我来这套,出了事情你们都自我了断,倒是轻松了你们,天朝怎么办?一句话,根本不允许出现任何的意外。”

“是!保证不负天朝的重托!”

林海丰点点头,满意地摆摆烟斗示意陈廷香坐下,然后又看看会议室内的将领们,“农垦兵团的事情说完了,现在该说说你们这些剩下的正规军了。维护国内的安定,创造一个有利于天朝建设的大好建设,这是我们军人应有的义务。对外要善于应对,凡事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我们不首先惹事,但也不怕别人上门来找事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十六字决就是你们的座右铭。我们可以尽一切努力来争取和平,但绝不乞求和平,不管他是谁,谁胆敢在咱们的国土上惹是生非,我们都绝不示弱。”

说完,他笑着看看陈玉成,“你们报给我的那些计划我都仔细地看过了,有些很好,有些不妥。尤其是那个关于要在雅克萨等地构筑要塞一事,不是很好。当然,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就像刚才我要求农垦兵团一样,我提议你们不要把目光放的太肤浅。坚固的要塞是好,可是几个荒凉的堡垒,它难道能比你建起几座富饶的雅克萨城来更具有防御力吗?”

陈玉成腼腆地笑了笑,“殿下,我明白了。”

林海丰点点头,“要给我们的人民创造一个个走上富裕之路的良好环境,民富才能国强,国家强大了,那又是人民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四八一章 阿礼国的难处】………

阿礼国北京已经好几天了,不过,几天来他除去闷在屋子里面百无聊赖地翻烂了从街头买来的几份太平天国北方行营最近出版的《前线报》之外,几乎就再不肯踏出房门半步。随行的几个助手甚至都怀疑,这位阿大人是不是完全忘记了自己肩上如今应该承担着的帝国重担。

这次急火火地跑来北京,阿礼国一是的确肩负着帝国政府交给他的重任,二就是为了急于躲避那些整天苍蝇似的围在他身边抱怨连天,轰都轰不走的本国商人们。

阿礼国的确是难啊,作为本应当维护好帝国在外侨民及商户切实利益的外放外交官,在这块古老土地上发生的这场大革命中,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使得帝国漂泊至此的公民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重大损失。以前曾经疯狂参与过贩卖鸦片的义记、仁记、怡和、宝顺、颠地、德记等老字号洋行一夜之间灰飞烟散就自不必说了,随后是丽如银行在上海的分行破产,大英轮船公司倒闭。帝国在上海苦心经营了十几年,如今硕果仅存沙逊等十几家洋行,由于太平天国政府极度的厌恶英国货,经营起来也变得愈发艰难。以往多多少少还有一些的双边交易,如今早已变成了一边倒的进口贸易。最令这些商人们愤慨的是,本来有些太平天国方面急需的英国货,他们却不能独自与太平天国方面贸易,非要转手其它外国洋行才能勉强被接受。中间再加上一再的压价,利润几乎就等于没有。

譬如沙逊洋行年初在把成船的陶器、茶叶等中国产品运送回国之后,曾经无奈之下做过一手回程的机器贸易。这笔交易数目上看起来似乎不小,可东西一运抵上海,经过法国安能公司与普鲁士的安诺德兄弟合伙开办的瑞记洋行中间一转手,居然满打满算也就刚刚够个购置这些机器的本钱,合着一路担惊受怕的折腾其实是白给人家运送了一趟。怨谁呢?当然怨不得瑞记洋行,人家瑞记洋行可是公开拿出与太平天国政府之间的结算清单叫他们看了,其实他们所挣到的,也不过就是节省下来的这笔运输费用,额外的利润也是少的可怜又可怜。

当年由于贩卖鸦片而“自愿”缴纳了大笔赎罪罚款才得以保留下来,希冀于在今后的火热对华贸易中再大捞一把的沙逊家族,眼看着别人发财,如今可真是欲哭无泪。该死的混蛋帝国政府,要不是他们硬充大尾巴鹰参与到对抗太平天国革命的势力中去,哪会有今天的如此恶果。在华的商人们开始“纠缠”阿礼国,强烈要求这位名义上的闲散之人,实质上的帝国在华外交政客建议政府,迅速改变对中国的立场,不能耽误大家发财。

作为一个老牌的驻华外交官,阿礼国不比那些商人们更短视。从前年到今年的年初,尤其是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的这段时间,阿礼国就从看上去热闹的不得了的国内工业品的对外出口上,看出了一些门道。其实,国内的工业品购买大户主要都是来自于美国市场,一则是美国国内一直都在掀起一场大捞铁路财的伟大运动,招引了无数英国投机资金的加盟。而这场运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