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部分 (第1/4页)

心了,干脆会议就到此暂时告一段落,我看就大家就先去吃个饭,休息休息片刻。洪主席也趁此机会做个反思,复会之后,希望洪主席能够针对自己的错误,向大家做一个深刻的检讨。”

如果说当初的“天京事变”,林海丰是希望利用武力,来彻底消灭和震慑以韦昌辉为首的那群与太平天国大业已经完全背道而驰的异己分子的话,这次,他是要借助昆山、杭州所发生的这一系列案件,在共盟会内部组织一场思想上的大战役。本来他的目光是一直盯着杨辅清,甚至已经在心里暗下了决心,即便杨秀清跟他翻脸,也要咬住杨辅清这个反面典型不松口。而不知深浅的洪秀全突然掺进来这一搅和,恰恰又成了林海丰瞄准的更好的靶子。

………【第五三九章果实(一)】………

在全体与会的执委们的强烈要求下,洪秀全不得不做了一个深刻的检查,而有关这次会议的内容,以及洪秀全几经易稿的书面检查,也随着昆山枪击案和杭州兵站腐败案一起,被刊印成了共盟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文件,随后下发到各级共盟会的组织。在共盟会中央的要求下,结合过去一年多来的“三反”工作的经验,各级共盟会组织旋即又展开了一场严谨的内部整风,对贪图和追求享乐等等“坐天下病”,自上而下地进行自查、打预防针、批评与自我批评……

尽管在会上已经定了调子,会后,林海丰还是接连与杨秀清、石达开推心置腹地促膝长谈了很多次。就在这次太平天国共盟会执委会的会议结束两天后,共盟会的机关报《红星报》,全文刊载了天朝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向全国人民的致歉书,以及杨秀清、石达开、林海丰三人的检查,同时还有林海丰、李开芳、李福猷三人遭受共盟会纪律惩处的相关决定。《新天京报》、《新东方报》等全国各地及军方的报纸也纷纷转载了《红星报》的内容。

又是一段时间后,有关昆山枪击案和杭州兵站案所引发的一系列案件的真实内容,也全部披露于世,杨辅清、张遂良、黄毓生、李能通、潘福来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因此而被逮捕的涉案人员,以及那个大奸商胡光墉的大名,同样都被晒在了阳光下。此后,按照从重、从快的原则,一系列的公开审判开始了。

在昆山枪击案中身受重伤,但当初总算是侥幸逃脱了一死的马武来,由于其后不仅不思悔改,还参与做伪证,颠倒黑白,最后被判处极刑绞刑(太平天国政府的新法出台后,以往曾有的五马分尸、点天灯等恶劣刑罚都被取消。但是为了加大刑罚的震慑力度,死刑的方式一共保留了三种,即绞刑、斩首和枪决。按照新刑法的规定,绞刑地适用范围并不大,它的对象仅仅是针对于罪大恶极的土匪,武装颠覆天朝政府的罪魁。再有就是犯罪的天朝官员)。宣判的几天后,当马武来抱着伤躯刚刚能够勉强下地走动地时候,他就像滩烂泥似的被架上了绞刑架;

按照所犯的罪恶,潘福来本当被处以绞刑。然而在法庭上,经过主审法官与民众推举出的由昆山地区九名各界人士组成的人民陪审团相互认真协商,姑念其揭发杭州兵站腐败案有功,最后虽然还是一致认为应当判其死刑,但是潘福来总算免于了绞刑架,改为了斩首;

李能通、黄毓生等昆山及上海兵站的涉案官员。凡是接受了潘福来贿赂的,一律都被处以死刑。内务部安全局在苏州的派出机构的某些人员,为了争功而放弃原则。险些制造出一起骇人听闻地假案,虽然经过调查之后,证实了这些人员并未在此案中谋取钱财,但是,涉及此案的大小官员不仅被全部清理出内务部,还在人民陪审团的强烈坚持下,分别领到了半年至三年不等地刑期。人民陪审团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不是天朝政府的及时干预,昆山案就会在这些人手中被定成另外一种样子的铁案。本应是受害人的梅玉,就将成为天朝政府刀下的冤魂,因此,苏州安全局的做法无异于是谋杀未遂。

而在另外的那起杭州案中,在被应邀参加公审大会的数百名杭州民众地一阵阵怒骂声中,贪婪、卑鄙的奸商胡光墉毫无争论地被判处了绞刑,并罚没了其全部的家产;

尽管所得的钱财仅仅才花销了数百两,大头在其接受调查期间就全部上交,可张遂良照样也未能逃脱绞刑的命运。

在天京的临时军事法庭上。天朝红军总参谋长黄再兴亲任主审大法官,由总后勤部长李开芳、工程兵总监吉文元、红海军总监罗大纲,以及来自原隶属于湖南军界的数位代表所组成的陪审团,对杨辅清一案进行了审理。审理期间,天京军政两界的众多官员,在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及共盟会中央地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