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部分 (第1/4页)

很简单,所有不断地在向太平天国政府张着大口的同盟国的盟友们,所伸出来的那每一只只手,都早已被愈发变得惨烈的战争,折磨的是干巴巴的,几乎已经见不到了一丁点儿的水分。

放贷,为了承担一份应有的责任的大量的对外放贷。使得太平天国政府那原本是鼓鼓囊囊的口袋,开始渐渐地在瘪下去。

尽管腰里的口袋还不至于干瘪到真是空空如也的地步,但国内还得继续迅猛发展的经济,以及对于全国民众生活水平的继续的毫不动摇的保障等因素。却让那些总是喜欢未雨绸缪的太平天国政府的“财神们”,把一个“广开财源”的词汇,变成了如今最喜欢挂在嘴边儿的热词。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太平天国的第一当家人。杨秀清自然而然地也会成为这个热词的忠实粉丝。

暂时减少给予农业的各种补贴,除去要再次降低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之外,也可以开始降低全国工矿企业员工们的薪水……

类似国家财政委员会里的某些专家们所提出来的这种会触及到多数民众们的基本利益。更伤害民众感情的念头,杨秀清知道,如果只是在脑瓜子里面闪上一闪那是可以的,但却绝对不能真正地去干。

选来选去,最终,他在国家财经委员会所探讨的各类广开财源渠道中,选定了这样几项:

提高税收;压缩政府的开支;广泛提倡义务劳动和自觉奉献精神……

但令杨秀清没有想到的是,就这样一件在他看来尽管只是出于一种暂时的无奈,却也应该算不上是很坏的事情,还没等真正地拿到桌面上进行正式的磋商呢,仅仅只是口风才刚刚一露,在政务院和各大委员会的大员们之中,就已经引起了轩然的大波。

支起耳朵仔细听听,论调竟然是毁誉参半。

而更令杨秀清感到郁闷的是,广开财源的这条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才正确他还没吃准呢,伸手跟他要真金白银的人,却又公开跳了出来。

这就是第二件事,中心还是钱,而且还是真金白银的钱。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工业发展促进大会期间,与会的南方造船集团代表提出了应该立即重新打开企业员工薪金的上调窗口。此建议一经抛出,尽管并未能引起更大的呼应,却还是惹来了诸如长江航运集团、东南能源集团等企业代表的和声。

一八六八年起,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理念不动摇的太平天国政府,同时也是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更大限度地激发大型企业在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中央政府的直属企业及部分省属企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合。

如原有的二十几家大中型造船厂,被整合成为了本部分别设在天津、上海和广州,直属国家交通发展委员会管辖的北方、江南和南方三大造船集团。

长江航运也是一样,是经重新整合之后的,本部设在上海,与青岛的北方航运、阿拉斯加的太平洋航运、海南的南大洋航运及兰芳的泛亚航运一起,成为国家海洋发展管理委员会旗下的五大航运巨头之一。

而东南能源集团,则是整合后的,本部设在福州,与伊犁的西北能源集团、大同的北方能源集团、沈阳的东北能源集团、成都的西南能源集团、洛阳的中原能源集团及洪都(南昌)的南方能源集团一起,并成为国家能源开发管理委员会麾下,专业从事煤炭、石油等资源开采和加工的六杆大旗。

很显然,不管是南方造船,还是长江航运和东南能源,那可都是一跺脚就能让大地也得抖上三抖的厉害角色(未完待续。。)

………【第七四一章 大收官—人民的利益(二)】………

南方造船和长江航运们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理由那也是相当地充分的。

相当充分的理由主要为:

其一,从一八六七年至今,所有工业企业(其实指的是所有国有企业)员工薪金原本正常的上调窗口即被关闭。员工们的薪金不让涨,可三年来的物价,却是依旧按部就班地上涨了将近百分之十。

其二,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给国家所创造的巨大价值那是有目共睹的,但与之不相配的却是,国有企业员工们的收入,竟然开始落后于了民营企业。而随着这种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将会更加动摇员工们对国有企业的认同感,造成企业所需人才的大量流失。

当然,还有其三和其四……

不过,南方造船和长江航运们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政务院的认同。

但是,毕竟是天朝的长子,政务院的不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