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大员是只蹲在京中这一隅之地就能平步青云的?

这番话说得周清格外热血沸腾,什么也不说了,就带着一家老小远赴云南。周老太太他们倒是不想出京受这个苦,可离了周清他们的生活根本无以为继,再加上谁敢当着周清的面说,外面太苦,咱们还是留在京中享福?除非是老寿星上吊想找死啊。

至于宝儿为何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不做除了祁煊以外的人着想,反正秦明月发现最近这大半年里这一大一小非常亲密,简直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她自是不知道祁煊为了能找借口上忠毅伯府,也算是费尽心思了。总不能每次都是说想见她,毕竟秦明月还在孝中,只能打着来探望宝儿的由头。

又到了一年的夏初时分,京城这个时候还是有些冷的。

可广和园里却是分外火爆。

无他,皆因秦凤楼等人将火遍了整个江南的《白蛇传》搬到京城里来了。

也是毛文昌给众人的启发,既然远在江南的毛文昌都能打听到广和园,想必京中的事在外面也传开了。再加上如今兄妹几人也今非昔比,早先被逼得远离苏州,此时那些麻烦自然也不再是麻烦。

《白蛇传》奠基着庆丰班的崛起,又怎能让之泯灭于世。再加上秦海生如今迫切需要银子,毛文昌又将容闲堂开到了京城,就打算借着广和园的声势打开局面,几方原因结合下来,便有了白蛇传的再度面世。

就如同当初在苏州那会儿一样,甚至比之前更为火爆,白蛇传风靡了整个京城。

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人不议论的,甚至惠帝在宫中都有耳闻,祁煊进宫的时候,他还曾问过一句。

无数王公贵族命人来请庆丰班去府上唱堂会,可如今庆丰班却是再不接堂会了。

不同之前,秦家出了个未来的郡王妃,出了一个太乐署乐正,也不再是贱籍之身。唱戏对现在的秦凤楼来说,不过是个消遣,自然不会再自贬身价。

想要看戏?

可以!

来广和园!

什么样的戏没有,应有尽有。

被扫了面子的憋屈窝火自然是有的,可想要发泄也得看着点儿人,背后站了安郡王这样一座大山,不过是看戏消遣,何必生出这种不必要的麻烦来。

于是有不少人乔装而来只为了看一场戏,其中不泛当朝一品大员三朝元老乃至于宗室勋贵。不过别人既然不想露了身份,自然也没有人主动去戳破。

而就在广和园在京城彻底独霸一片天的同时,原本在京中也是响当当几个戏园子的老板也急了。下黑手挤兑这种办法,想也知道是不能用的,可怎么想都不甘心,为了打压广和园的势头,孟德居、德庆阁、畅音园等一众老牌戏园子联合邀请广和园参加五年一度的梨园盛会。

其实所谓的梨园会,不过是口头上的俗称,大概就是各地戏园子里的当红角儿汇聚一堂,从中选出最顶尖的红角儿。这红角儿自然是戏园子培养出来的,借此机会在世人眼前崭露头角,以达到提高自身所在戏园子里声望。

当然这是比较文雅的说法,用通俗点儿来讲不过是戏园子彼此之间的一种比拼,顺道抢占市场的一种手段。当然少不了有人借彼此之间的斗戏,来打压对头的声望,这种情况是在哪儿都不罕见。

当年何庆之所以能开起何庆楼,可不光是仅凭着孙珩在后面撑腰,孙珩只不过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戏园子想开起来,自然得有生意,生意靠什么?靠口碑。

口碑从何而来,自然靠角儿。

角儿怎么才能红?除了戏园子愿意捧你,你慢慢地熬出头,还有另外一个途径,那就是参加梨园会。

当初何庆就是参加了梨园会,并得到一个不错的名次,才能仅凭一人之力就开起这何庆楼。

而孟德居的孟老板,当初同样不过是江南一带的红角儿,凭着在梨园会博得鳌头,才能京城中开了这么一个大戏园子。

早在梨园会开之前,何锦就在不停地念叨了,只是包括秦明月在内,秦凤楼和秦海生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一是几人忙,二来也是他们如今只演新戏,这梨园会唱的是老戏,自然没有做他想,且如今的广和园也不用靠着梨园会来增加自身的声望。

可何锦不一样,当年何庆在梨园会大出风头,他爹在病重之时还不忘感叹后继有人。尤其之后何庆借机反出广和园,在旁边开起了何庆楼,并蚕食鲸吞广和园的客源,逼得广和园差点没关门大吉。那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