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页)

名字带去了她半生的幸福。

她不由自主地喃喃说着——

“不归谷!不归谷!不归谷……”

室外夜行人的飞纵风声,使她顿然住口,室门响处,姑娘房佩满身汗湿,喘息不止地闯了进来。

沈珏娘心疼爱徒,立即上前扶她坐下,并追问房佩姑娘因何不听严嘱,离开伏虎禅林?

姑娘喘息稍定,才说出离寺经过,果然正如假梦生所料,在沈珏娘接应假梦生去后不久,突然有人在暗中发话,声言沈珏娘母子,必然中人暗算,除非另有接应,或能脱身,姑娘虽然明知此人说话未必真实,但却不能不去,于是离开伏虎寺,谁知竟被引向“解脱坡”,走了相反的路线,直到“圣水阁”前,突然失去引路人的形踪,姑娘方知中计,急急赶回。

说来说去,房佩姑娘竟连引路之人的貌相都没看清,白白地奔波了半个更次,真令人又气又恼。

越是这样,沈珏娘也越发了解,法华和尚坚欲身当伏虎寺的监院职位,必然暗中隐藏着极大的图谋。

她已有打算,却故意对假梦生及姑娘房佩道:

“这就是多管闲事的结果,伏虎禅林确实是有些诡奇的事故,但却与我等无关,天亮我们就要登程前行,趁着时间还早,正好略事休歇,你们两个听着,这里不论再发生何事,都不准过问,违必重责。”

佩姑娘和假梦生,自是迭声应诺,各去安歇不提。

次日清晨,沈珏娘布施过香火银两,辞别监院承因,顺山径左上,登上“龙风辉堂”

(即今改名之罗峰庵)。

假梦生丰仪盖世,腰悬武当八宿之一、灵虚道长遗物,武当镇山八剑的“金星剑”先行,佩姑娘秀美绝伦,步步生莲,居于正中,沈珏娘玄衣蒙面压后,一路惹得往来游客频频注目而低论不休。

“罗峰晴云”,为峨嵋圣景之一,云,在峨嵋群山中,似乎也格外地不同,尤其是罗峰晴云,美妙无双。

当天气晴朗的时候,云岫丝丝缕缕,切切絮絮,悠悠然自山间吐出,或如匹链长带,围绕峰恋,或化千百怪兽,翱翔游动,或聚结峰颠成山,却又倏忽倾泻而下,成一百丈无声云瀑,令人叹为观止。

此时旁衬翠林严壑,静、峙、肃、穆和含蕴的先天自然的柔畅,任你是智生灵府的一等好笔,也休想画出这端庄的晴云姿态,和那山岳雄峙刚柔和济的无畏气概,置身此时此地,令人超然忘尘。

沈珏娘等一行三人,行足峰腰,观云久久不忍骤别。

突然在假梦生的身伴,有人喟吁一声道:

“原来云也有‘形’有‘相’!”

另有一人接口说道:

“何只有形相,师兄仔细注目,你看它有时飞舞,有时荡漾,亭立时如同玉女,献媚时似飞燕新妆,难怪迷人。”

先前发话的那人,闻言蓦地仰天大笑道:

“姑不论云形云相,你已入迷却是真的,若非我知你偶感而发,还认为师弟已生尘念,要脱去云衫呢。”

另外那人也闻言大笑,声如春雷,半晌方止。

他两个旁若无人的说笑,不由引得游客们纷纷注意,假梦生适巧在这两人右旁,回顾一眼,原来是两位古稀年龄的道长,沈珏娘早已注意这两位道人,看出是武林中的高手,峨嵋藏龙卧虎,僧道更多奇士,并未放在心上,她因夜间别有事务,急欲找到寄居之地,遂率两人离去。

哪知就在沈珏娘师徒等三人行未丈远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嘹亮的佛号,随即有人说道:

“前面的施主请留贵步。”

沈珏娘师徒三人,闻声停步转身,适才罗峰观云,豪语大笑的那两位古稀龄高的道长,这时已站在对面。

沈珏娘纱巾蒙面,暗皱眉头,她冷眼看出面前的两个道人,目射惊诧和极怒的神光,盯住身旁的假梦生,似临大敌,不由深觉奇怪,再次暗中注意道人的神色,恍然大悟,已知这场争搏无法避免了。

此时左旁的道长,目注假梦生冷冷地说道:

“施主腰悬的这柄宝剑,可能容贫道一观?”

沈珏娘不容假梦生接话,当先说道:

“道长不觉得尊言冒失吗?”

右边的道人冷哼一声道:

“贫道愿负这‘冒失’的后果!”

沈珏娘气这道人话语太狂,冷笑一声道:

“道长,你凭仗着什么,敢发如此狂言?”

那道人哈哈一笑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