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集 林家女 代父收徒 (第1/4页)

晴雯恼的不行,还真不是因为紫鹃她们的嘲讽,她知道那不是冲她说的话。

她恼火的是薛宝钗对于袭人的做派,她是习以为常。

贾宝玉是个一时心热又心软的主子,在府里一贯的骄纵,养成了他做事不会瞻前顾后的习惯。

就拿今天的事来说吧,政老爷好不容易才从贾母手里把他带出来,说是让他见见世面,最好能来林家书院就读。

宝玉也是有日子没见过姐姐妹妹们,兴冲冲的就跟着来了。可一进庄园大门,他就看见了薛家的酒肆,莺儿在门口一招呼,宝二爷就走不动了。

呸!你当你们家开的是什么?还站门揽客?

越想越气,这是去的谁家做客呀,还没见到主人呢,宝二爷就当街施粥去了。

当时晴雯就觉得不对,她不懂什么道理,可看着那些来的士子眼神中,充满了羞恼。仔细想了想,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家乡发了大水,她跟着爹娘一路北上,沿路就是靠着这些粥棚才活着走到了京城。

往事不多想,想的就是舍粥的道理,这不是只给灾民、流民喝的吗?怎么会用到了士子身上。我不懂,难道万事皆通的宝钗也不懂?

晴雯多了一个心眼,打发个小厮去问问。

一问方知,薛宝钗在给林黛玉捣乱。

当时她就不干了,你薛姑娘和林姑娘的事,打散了头发抓花了脸都与我们无关,可你留下宝二爷帮着你施粥,是不是有些不地道。

怎么说,怎么劝,没人肯听她一句。宝玉还嫌她烦,赶走了她,让先来和黛玉见个面。

结果可好,她路上就见到了拎着柳条子的政老爷。心说不好,急忙忙跑回去报信,却还是被政老爷堵个正着。

掀翻了锅,推倒了灶,把宝玉一顿好打。

按理说,她这个最早发现问题不对的丫鬟,该是有功的。

然而世事并非如此,还恰恰正好相反。

屋里“装”贤惠跟哭丧一样的袭人,早就哭着拉住政老爷的柳条子说道:“都是我们的错,是我不懂,没能拦住二爷,老爷要罚就罚我吧。晴雯早就看出来不对,也没能来得及。”

小晴雯当时就傻了眼,这话说的真好,任谁听了都是那么个意思:晴雯知道不妥,可她坐视不管。

一想到这,晴雯怎么还能坐得住,这句话和意思传回了荣国府,自己哪还有好果子吃。

可又该怎么弥补回来呢?

在门前转来转去无计可施,就算是进去和袭人吵一架也不能挽回。该怎么办才好!

“喂!就急成这样,郎中不是说了不碍事的吗,又给你们找来一个大夫。附近有名的骨科大夫,胡大夫。”

晴雯顺着声音去看,一脸笑模样的雪雁,站在院子门口和她说着话。

往她身后看去,一个內侍和一位低着头挎着药箱的大夫,在她身后等着。

先原地福了福身:“您二位先生请稍后片刻,容奴婢去通报一声。”

站起来后那眼睛眨的飞快,雪雁笑着过去和她一起进屋。

“哪请来的?”

“看见那位內侍了吗?他给找来的大夫,说是附近最好的骨科。一向都是给左近大营里的兵卒看伤,有着太医院的认可呢。”

两个人一问一答进了屋,贾宝玉身上盖好了一床被子,见着雪雁很是高兴。

“雪雁,林妹妹去哪里了?怎么也没见着他?”

雪雁蹲身见礼:“宝二爷,我们姑娘忙着在山上安顿学子们呢。一来一回的,需要些时间,您先看着伤,等得到的。”

宝玉直皱眉:“这等的事,随便安排一个管家不就好了吗,何劳妹妹亲自的去。”

“话不是这样说。”雪雁笑嘻嘻给宝玉下套:“既是林家的事,也是朝廷的事。主家不出面怎么行呢?”

宝玉果然进圈:“什么朝廷的事,一群禄蠹们只为自己升官发财,根本不管学子们的死活。出了事,就推到一个弱女子身上去办,简直就是混账。”

晴雯赶紧拦他一句:“被打的糊涂了不成!尽说胡话!快躺好了吧,有大夫来给看伤。”

她可知道外面还站着一位內侍呢,这些话要是传进了宫里,又是个麻烦。

雪雁得了逞,不在撩拨他了,有那么一句足够。

为什么雪雁这么做?

周全教的好,来的路上就暗示给雪雁,不找点贾家的错,很有可能林家要背上慢怠学子的罪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