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集 叫我公子了 (第1/3页)

深更半夜的,李修一身短衫冻得悉悉索索蹲在贡院大门口,一脸幽怨的看着天,什么时候能亮啊,我要进去。

守门的兵卒递给他一根火把:“大人,暖和暖和吧。”

“诶,谢谢了。有本书没有?”

“大人您真是刻苦,花名册行吗?”

李修愤恨的高举起火把,另一手托着那卷花名册。

“您这是?”

“停电也得上课。”

没人喊吁,一群不懂梗的人。

闲着也是闲着,翻翻花名册就当刷斗音了,万一有个叫曹霑的进来,自己好把他收小弟。

几辆马车远远的经过,车里面都是刚从医院回来的头牌。

有个眼尖的看见了贡院这边的情况:“我好像看见了一个人。”

“那是饿的眼花了,快回去吃点东西就睡觉。”

“不是不是,是李修公子?!”

姑娘们不走了,推开车窗仔细看,火把下可不有一个衣衫不整的人蹲在地上看书呢。

“真的是他!姐妹们,他好像进不去。”

“傻子,天亮才能进去呢。不过,他就这么冻着待到天亮吗?”

车门打开,一个歌妓跑到后面几辆车跟前细说端详。

一个个车窗推开后,十几个脑袋探出来看着黑夜遥遥的火光下,那位依然读书的人,不禁泪洒衣襟。

为了她们能进医院看病,这个男人不惜自己的未婚妻妾抛头露面,又不顾自己正在会试而回来救人,甚至因为此事而触怒了皇上,连件换衣服的时间都不给他,就被撵回了贡院。

这才是良人。

不得不说,女人的脑洞很大。

你给她一片叶子,她能脑补出两个从幼儿园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一份完整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出来。

半个多时辰过后,一个歌妓手里捧着一件衣服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

兵卒喝住了她。

李修也抬头看过去。

兵卒问明情况后,愣了半天,接过那件衣服回来给了李修,无不羡慕的说道:“李大人好艳福。楼里的姑娘们念您的恩义,给您赶制了一件衣裳。还说希望您别嫌弃。”

李修把火把和花名册给了兵卒拿着,接过衣裳来也傻了。

这是什么啊。

一块块的布连在一起,针脚大小不一歪歪扭扭,还真是赶制出来的。

抖开往身上一披,都乐了。

小了好几码。

李修很诧异,围观的兵卒直起哄,这算个什么心意。

拿过来衣服那位兵卒说话了:“这是她们身上的衣服撕开了给凑上的。”

一句话把场子说冷了,起哄?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百衲衣,也称功德衣。

宋陆游曾经赞过:朝冠掛了方无事,却爱山僧百衲衣。

李大人这是做了什么事,让这些姐儿现做了一身百衲衣给他,真是读书人的本色。

李修听完衣服的解释,又燃起了革命的斗志。珍重的把这身青布蓝衫裹好,冲着那边那个女子拱拱手,谢谢了,这份心意我已收到。

“大人。”

“干嘛?”

“做首诗吧。我们就爱看这样才子和花魁的故事。做一首,让我们也能有个念想。跟着大人也能史书上风流一回。”

李修不禁喷笑,我这算是被制造热度了吗?会不会有绯闻啊?

又一想,不会。读书人的事,都是风雅之事。那就背它一首吧。

想了想,踱步到了那歌妓的面前:“可会唱?”

“奴家学过几年。”

“好,我送首词给你,回去谱上曲唱来听。”

这要是文娱,就是赠歌了。

李修把一曲红豆曲缓缓念了出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歌妓牢牢的记住后,福身一礼:“谢公子赠曲之恩。”

李修很开心,这么久的时间了,终于收获了第一声公子,你不叫,我都忘了这是古代。

干嘛还要谢恩?

靠着这个吃饭呢,有自己专用的曲子就如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