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包打一面”和江湖黑话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吃过早饭,柳曼就和倪海霞出发了。 说是出发,也不全对。起码对柳曼来说是如此。柳曼从山外进卧龙山来找人,没找着,现在却要从卧龙山去馒头山,只能说是换了个地方。 这次肯定不是走小道,而是走石板铺就的官道,就是柳曼站在山冈上看到的那条飘拂着的时隐时现的带子。 还有,她们也不徒步,而是换上了战马;战马的速度快,这样可以很快到达馒头山。 馒头山在朱家集镇西南,与邻县交界的地方。从卧龙山到馒头山去,可能有上百里的路程。 馒头山的土匪头子叫杨彪,绰号“快枪杨彪”。以出枪快,枪法准而名扬江湖。 说到江湖名号,我们眼前的这位卧龙山的押寨夫人倪海霞也有,叫“包打一面”。 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就是能够独挡一面。 这是今早上柳曼从青瓜嘴里听来的一个故事。 话说那一年,官军围剿卧龙山。 彭一虎在卧龙山落草后,官军即围剿了好几次。可是每次都无功而返。不是说他们力量强大,而是他们会躲藏。他们明知自己的弱小,因此不会拿着鸡蛋去碰石头。 那一次,官军设了一个局,想一揽子解决卧龙山的匪患! 官军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首先派出一支十多人的小分队,从彭一虎容易忽视的地方秘密地接近卧龙寺。 就像柳曼这次一样。 结果让他们得逞了。 那一次,官军从正面发动强攻,不料正当彭一虎全力对付官军进攻时,那支秘密小分队冷不防从后背杀出。 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势令彭一虎手脚无措。 这时倪海霞站出来了。 “当家的,你在这里顶着,我去对付他们。”倪海霞说。 “你多带几个人去!”彭一虎担心夫人的安全,这样叮嘱她。 “不用!我一个人去会会他们。”倪海霞揽过自己的战马“混江龙”,对着敌人直冲过去。 这后面偷袭的小分队正躲在一条棱坎上射击,猛然间看到从斜刺里跳出一匹战马,他们举枪就打。 可是那马的速度太快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扣动板机,那马已飞到眼前。 只见倪海霞把缰绳扣在马鞍上,手擎双枪,左右开弓,弹无虚发。 她来回只冲了几个会合,十几个敌兵就全被她解决了。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倪海霞后来又留下来断后,她骑着战马,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死在她枪下和马蹄下的敌人不在少数。 这一次,她掩护丈夫成功突围,她因此也得了一个“包打一面”的名号。 午后下半晌的时候,她们来到馒头山下。早有人飞报快枪杨彪。 这个馒头山,在淮南可是数一数二的雄峻大山,与名字实难相符。 “快枪杨彪”是比“一只虎彭一虎”更早些进入绿林行业的人。他在淮南的名号最为响亮,官府围捕几次都没有成功,反而越做越大。 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他占尽地利。有几次是他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翻过山去,进入邻县地界,从而得于逃脱。 不过由于馒头山与卧龙山相距甚远,他们没有交集过。 尤其是因为彭一虎从来不劫道,两股势力没有交恶的理由,因而互不来往。 那么倪海霞为什么也会怀疑到馒头山呢? 因为馒头山最擅长劫道,南来的北往的,只要被他瞄上了,就别想逃脱。因此“快枪杨彪”的名声最不好。 柳曼怀疑馒头山,是因为馒头山离公牛谷不远,他完全有可能“打劫”李三夫妇。 不过既然李三夫妇身无分文,他还要劫持他们,是偶然,还是有隐情,个中缘由只有找到“快枪杨彪”才可知道。 但是倪海霞和柳曼对于馒头山之行心里都没有底,这里面除了与“快枪杨彪”从未打过交道外,与他的名声也大有关系。 倪海霞清楚,她们一来到馒头山下,就等于是闯山了,“快枪杨彪”很快就会知道。 果然,来到一棵大板栗树下,就听见头上有异响。倪海霞机敏过人,她喊了一声:“快跑!”双腿一夹马肚,“混江龙”嘶鸣一声,蹿出一丈开外。 柳曼也非常警觉,她与倪海霞是并辔而行,她也听到了头上的异动,所以她几乎是和倪海霞同时驱动战马,在一丈外停了下来。 她们勒转战马,就见大板栗树下吊着一张大网。 如果她们没有及时跑开,恐怕是已经被罩进大网,悬挂于树底下了。 不过这馒头山的人太狂妄,连骑马的人也敢网?就不怕把他的大网也捅破了? 这是一个下马威! 一着不成,又来了一着,只听锣声一响,无数的人就围裹而来,把她俩围在垓心。 一个头目模样的人高声叫道:“挑什么万?①道个万?②” 倪海霞在马上双手一拱,说:“我是遮天万③l,淮南一只虎④。” 头目说:“何以晒至⑤?”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