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吾乃江东信义豪杰,谁敢杀吾 (第1/3页)

十月十六日傍晚时分,曹军就已经到了合肥城外。

关羽站在城头上眉头紧皱。

他的身后一名中年士人双手笼在袖子里,微微弯着腰部,做谦卑状。

晚风轻轻吹拂着他们的面庞,将他们的长袍吹得随风飘荡。

关羽沉声道:“合肥城是我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就这样让我放弃,陆伯言,你是在说笑吗?”

陆逊微笑地说道:“君侯应该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总是这样,有舍,才有得。若先帝不能舍弃北方,又如何才能在南方鼎足天下呢?先弃,后取,方为正道。”

关羽觉得陆逊在说歪理,就摇摇头道:“我这一生从不觉得应该要先弃后取,如果是为了胜利的话,短暂的避让,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我想问你的是,如果曹军南下之后,只夺了合肥就不继续追了,那该怎么办?”

从黄巾之乱起,关羽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多年。战略舍弃的道理,他不是不懂。他怕的是敌人根本不上套,要是他撤兵回去,人家就只把合肥占据,那他征战一年打下来的合肥,岂不是白费了功夫?

陆逊轻声道:“君侯放心,卑会给敌人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更何况若是君侯担心的话,那倒也简单。离开的时候放一把火,把这合肥城烧了便是,反正君侯不也打算铸造新城的吗?”

“烧了合肥?”

关羽苍老的面容上闪过那么一丝惊讶,片刻后转身过,缓缓说道:“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若是不成,我会斩汝头。”

“是。”

陆逊双手依旧笼在袖子里,抬起头看着天空。

十月份正是初冬。

淮南并未下雪,雨季过去了,天气反倒有些像晚秋时期那样干爽。

清风吹拂着施水河岸边的杨柳,远方巢湖的湖面就像是镜子一样映照着夕阳。

夕阳下的山峦枯黄秋叶,枫叶红于二月花,有水鸟翱翔在天际。

是个放火的好天气啊。

陆逊心里想着。

合肥城外,曹军大营之中。

曹休坐在主位上,下面吕虔、臧霸、薛悌等部将十余人安坐。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刘晔和蒋济也被派来当参谋。

这次突袭淮南,曹魏将北方的幽州骑兵调到了河南,一旦南阳那边援军驰援,骑兵就会突袭南阳盆地。

所以此次计划纵使没有成功把淮南夺回来,没有让孙权在后方干成什么大事也无所谓。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他们撤回去,然后河南主力曹军把南阳搅个翻天覆地。

但好消息传来了。

孙权那边已经焚烧了建业的粮仓,按照他们的情报估计,关羽最多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军粮。

“这是孙权部将谷利送来的书信,我们的斥候也侦查到了建业太仓确实大火。”

曹休把手中的公文扔在桌案上,环顾四周说道:“之前根据细作的侦查,关羽在合肥屯有一年粮草,但今年春稻延收,秋稻才刚刚收上来,运粮应该是在十月底抵达。”

“可是去年运粮是在十二月,那是否就意味着关羽现在只有两个月粮草?”

吕虔问道。

“不错。”

曹休点点头:“从关羽进攻合肥开始,我们在扬州的细作就一直密切观察他们的运粮船只,他们每次大规模运粮我们都一清二楚,去年十二月,关羽当时刚攻下合肥,我们的细作亲眼看到运粮船队驶入合肥城中。”

八万大军每月耗粮数以三十万石计,关羽最早进攻合肥的时候,粮草并不是集中在自己的营垒,而是分开放置,将粮食都存储在了南面的巢县,营寨内只留两个月粮草。

并不是不想把粮食也放在营中,而是为了安全起见。

就好像袁绍会把粮食放在乌巢是一个道理,围攻敌人的时候,如果放在本部营寨,一旦库房被进攻,风险会比较大。

所以历史上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往往都不会选择将粮食存放在军营当中,而是另寻它处。

袁绍是选择在乌巢。

而曹操则是选择将粮食放在水上。

如曹操每次进攻敌人,运粮方式都是用水运居多,他围攻邺城,挖掘了白沟。平袁谭、袁尚、袁熙等人的时候,开凿平虏渠和泉州渠,之后南下打赤壁之战,疏通淯水等等都是为了运送粮草。

这样他就能在进攻敌人的时候,本部营寨不需要存放太多粮草,每次靠船运运送粮食,一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