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追杀曹叡 (第1/3页)

曹军千骑蜂拥,卷动着风雷之势,向着沈晨军右翼杀来。

沈晨骑在马背上,忍不住称赞了一句:“这曹叡不愧为曹操子孙,倒是有些水平。”

虽然历史上曹叡没真干过仗,但令人比较意外的是,打起来指挥能力居然还不错,对方选择了扬长避短。

骑兵的长处在于机动性,和步卒正面硬刚肯定是打不过的,所以曹叡先派数百骑兵牵制主力汉军,然后打算集中力量先破他们右翼。

这就是逐个击破。

要是沈晨的右翼离得比较远,还真有可能让曹叡成功。但右翼离主阵也就那么半里左右,他怎么可能反应不过来呢?

当下沈晨立刻做出应对,命令一名部将领了两曲人过去驰援。

随着尖锐的口哨声响起,几队穿橙色皮甲的汉军士卒从大方阵里分裂出来,旋及排成三行曩曩前进,皮靴子踩起漫漫一圈浮尘,往右侧移动。

曹军牵制中阵的骑兵想过来拦截,但沈晨主力部队迅速靠近,同时从后阵再分出一曲人,开始再次向更右的方向挪移。

这样整个的战场的形势就变成了汉军主阵向右偏移,曹军主力则向着他们的左手方向疾驰奔跑。

曹军骑兵来势凶猛,汉军这边才刚动身那边就已经与右侧汉军的包抄部队相遇,两轮骑射过后,汉军右翼阵型略微散乱,曹叡随即发出了突袭的命令。

他们并没有直接正面突袭,而是有数百名骑兵先绕道汉军更右翼的方位侧面,配合正面用弓弩打压制的骑兵进行拦腰截断。

这是标准的骑兵进攻方式,正面牵制,侧面包抄。

沈晨虽然也想两翼包抄过去,奈何骑兵的机动性摆在这里,所以刚开始汉军兜头被痛击,反而失了先利。

但随后沈晨做出了调整,除了派人去驰援以外,还立即组织起斥候骑兵,迅速绕过战场来到了正面曹军骑兵侧翼,同时发动起了突袭。

曹军图他右翼的队伍,他又何尝不贪对方正面牵制部队?

如果对方牵制部队选择撤离,那么汉军主力就会直接扑向右翼曹军骑兵的侧翼,会让那边出现大漏洞。

所以曹军正面牵制部队咬咬牙,与汉军的斥候士兵战在了一起。

斥候士兵人数不多,只有两队约百来人,而曹军这边则有四五百人的规模,显然无法正面抗衡。

然而他们的作用已经完成了,成功地拖到了汉军主力靠拢,前部两千多汉军迅速与数百曹军纠缠在一起,顷刻间杀得人仰马翻,到处都是惨叫的曹军。

曹军的精锐骑兵都穿着小札甲,但防御力毕竟不如大札甲,只保护了胸口和肚子,其它部位该受伤还是得受伤,何况他们陷在步兵阵里,马匹也遭受到了袭击,损失非常大,在慢慢被绞杀中死伤殆尽。

但与此同时右翼汉军也遭到了曹军的突袭,死伤了不少人马。在沈晨主阵派去支援的人赶到之后,曹叡一直远眺着中阵的形势,见到中阵那数百名骑兵即将全军覆没,便立刻下达了撤退的指令。

“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彻整个旷野,原本还在厮杀的曹军骑兵立即抽身脱离战场,迅速向着后方曹叡的位置靠拢过去。

汉军虽然一路追击,但曹军往东面逃窜去了,一下子跑出好几里,将汉军甩在身后。

见此情形,沈晨便也令人敲动铜钲,鸣金让士兵们回来。

“这曹叡有点水平。”

沈晨远眺东北方向,曹军迅速聚集之后,便远离战场,向东面移动不知所踪了。

旁边有亲卫纳闷道:“曹叡损兵折将,这也算有水平?”

沈晨皱着眉头说道:“别看他们损失了几百人,但我们损失得更多。”

“可是他们都是骑兵。”

亲卫说道:“与骑兵交战纵使步卒损伤更大,但一骑可当六步。”

“你看那边。”

沈晨指了指南面更远的方向。

那边有大概一千多汉军冲杀了出来,可惜没有截杀到曹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军扬长而去。

沈晨说道:“那是包抄过去的左翼人马,我本想用添油战术,故意在中阵和曹魏牵制的骑兵打,慢慢不断派小股部队包围,温水煮蛙包围他们的主力,结果曹叡像兔子似地占了点便宜就跑,这人本领不算差,再慢一步就全军覆没了。”

亲卫睁大了眼睛,一时间不知道该说沈晨战术高明,还是曹叡确实有能耐。反正即便跟随大都督多年,换了他过去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