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他抬头看了眼王竞尧发现皇上的眉头渐渐琐在了一起,象是在竭力思考着自己的话微笑了一下继续说道:“陛下,请容臣冒昧地问一句,陛下以为帝国版图范围内什么地方最稳定,又什么地方最危险?”

王竞尧稍稍思考了下说道:“在朕看来,当然是以泉州为中心的福建最为稳定毕竟那是朕发家的地方其后就是两广地区。至于最危险的地方,那莫过于新光复之地。比如金陵等处,这些地方鞑子势力尚未肃清,还需要下很大地努力啊!”

“错了,陛下您说错了!”孔星一点也不畏惧指出皇上话中的错误他今天似乎真的摆明了就是来死谏的,他看着王竞尧丝毫不在意自己的态度反而凝神倾听的样子,孔星放下了心,继续侃侃而谈道:

“不管金陵还是浙江这些新光复地地方,臣以为,有陛下和北伐大军,以及汉军各将领驻守无论出现了什么样地反叛,以陛下的能力和威望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平息,这次霍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臣这次不是在拍马屁,而是说的真心话在臣看来,最危险的地方,其实就是陛下认为的最稳定安全的地方以泉州为中心地福建各地!”

这话让王竞尧吃了一惊,福建自己经营良久,那里百姓归心,三军效命在自己和所有的部下看来都是稳若金汤何来危险一说?

孔星象是看穿了王竞尧的心思说道:“陛下对于百姓和军队当然是没得说的,您为汉人百姓做地好事,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心里不知道对您有多感激。可是,陛下却完全忽略了一个看起来弱小,实际上蕴藏着无穷能量的团体,那就是士子集团!”

“自临安陷落之后,大量的读书人,前朝旧臣纷纷拥向了泉州我朝改朝换代之后,一大批旧的官僚已经被您驱逐但这并不代表着就天下安定相反,在民间还有大量这样的人”孔星站了起来,这时候的他已经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在这些以正统为己任的读书人心里,宋朝就是正统。您就是纂宋的罪人,是王莽,是曹操一流的人物。虽然在前期朝廷的高压政策下,这些人暂时蛰伏了下来,但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投降了,就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举动了,只要时机一成熟,这些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跳出来,与您,与整个朝廷为敌!”

“这些人难道就杀不怕吗?”王竞尧咬着牙恨恨地说道,随即又觉得有些颓丧:“朕自登基以来,对这些人可也不算如何亏待。那个魏元征虽然处处与朕作对,但朕依然以高官重任相许,朕扪心自问可没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们啊!”

“陛下是陛下的想法,读书人是读书人地想法。”孔星叹息着说道:“陛下对魏元征好,并不代表着天下地读书人都会领情。可杀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话一点错也没有,可他们最厉害的不是造反,而是手中的笔,秀才手中一枝笔,有的时候足、抵得上十万雄兵。他们写出来地东西,无论朝廷采取什么样的办法禁止,依然会在民间悄悄流传,而这造成地后果将是百姓们原本坚定的思维变得混乱,会对朝廷产生动摇和怀疑。在战争时影响并不太大,可到了太平时节,这就会非常可怕!”

王竞尧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孔星的话如同重锤一样敲击着他的心灵。自从自己进入福建,尤其是在成为了这个皇帝之后,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如何驱逐鞑子,恢复汉人江山之上对于其它问题的确注意得少了尤其是在读书人地影响力和杀伤力上,自己根本就没有把这当成过一回事,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

他不得不承认在自己地内心深处,实际上是有些瞧不起这些人的但孔星的这番话却让他不得不第一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使这种可能对帝国造成危害地事情将它消灭在襁褓之中,或者说将其减低到最轻程度?

是啊,秀才手中的笔,无论在哪一个朝代,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其造成的杀伤都将是巨大的,有的时候甚至会动摇一个国家的根基况且,在征战沙场,决战千里的时候那些武将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等到了太平时节用来治理天下的这些读书人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况且在开启民智。恢复中华文化、经济和科技上,这些人都将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孔星”王竞尧看了一眼孔星,说道:“既然你今天找到我,并且说出了这样的话相必你的心里早就有了办法,今天朕就在这陪着你把你心里地那点想法都抖出来吧!”

第二百八十九章 孔星的办法

臣的办法其实说起来一点也不新鲜,历朝历代用过的人实在太多了,但无疑却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孔星不紧不慢地说道:“那就是分化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