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婚期已定 (第1/1页)

皇太后跟乾若兰聊了半个时辰。 不外乎就是询问她这十年来,在天阳书院过得如何。 乾若兰再关心一下皇太后的情况,提醒她保重身体。 母女俩都是端庄优雅的人,性子也比较淡然。 谈话时语调舒缓,情绪波动也不大。 叙旧结束后,皇太后的目光落在了楚青云身上。 她认真地打量楚青云两眼,语气温和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何出身?” 尽管,楚青云和乾若兰刚拜见皇太后时,乾若兰就介绍过楚青云。 但皇太后正式询问,意义就不一样了。 她早就看出,乾若兰和楚青云的姿态亲密,很有默契。 之所以再问一次,就是要探究楚青云的来历和家世。 楚青云如实作答,态度不卑不亢。 乾若兰暗自担忧,怕母后嫌弃楚青云的家世,进而阻拦她与楚青云‘成婚’。 若是那样,这件事就会变得复杂,影响他们的计划。 好在,皇太后听了楚青云的身份来历,并无嫌弃的意思。 她神色如常,继续询问楚青云和乾若兰的相识过程和经历。 这些问题,两人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楚青云当然是对答如流。 皇太后和楚青云聊了一会儿,对楚青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便不再追问了。 甚至,连楚青云和乾若兰最担心的年龄问题,皇太后都没有提过。 或许在她看来,自己的女儿是尊贵的长公主,就算招一个年轻好几岁的驸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短暂的沉默之后,皇太后端起茶盅,慢条斯理地浅尝一口。 然后她挑了挑眉头,问道:“若兰,你们今日来看望母后,恐怕不止是探望吧?” 乾若兰露出一丝微笑,点点头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母后! 实不相瞒,若兰这次回王都,就是想告诉母后一个好消息。 若兰遇到良人,想与他成婚,携手一生了……” 说到这里,乾若兰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羞赧,微微低下头去。 皇太后对此丝毫不感到意外,还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 “好!你也过了该婚配的年龄,不能再拖下去了。 既然你们两情相悦,又相知相守,这当然是好事,也是皇家的喜事! 你们可有商定婚期?” 楚青云和乾若兰都有些意外,没想到皇太后毫无反对之意,竟然如此干脆地同意了。 心中暗松一口气的同时,乾若兰连忙答道:“母后,八天之后便是黄道吉日……” 皇太后微微蹙眉,有些担忧,“只剩八天时间可以准备,会不会有些仓促了? 你毕竟是长公主,婚姻大事可不能马虎。 到时候,皇宫内不仅要好好布置,文武百官也要来庆贺。 你皇兄也要亲自为你们证婚,礼官还要安排你们祭祖……” 正常情况下,乾若兰招驸马成亲,至少要提前三个月传出消息,开始准备所有事项。 皇帝也极有可能下诏,在王都给她建造一座行宫,用来举行婚礼和暂住。 就连民间的普通百姓结婚,也不可能办得如此仓促。 乾若兰却早就想好了说辞,神色郑重地道:“母后,八天时间确实有些短,但我们决定一切从简。 如今国内灾祸四起,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凄苦。 值此关头,女儿又怎能铺张浪费,大肆操办婚礼? 女儿不愿浪费国库的银钱,宁肯将那些钱财,用来救济黎民百姓……” 听了这番话,皇太后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若兰有心了,你能有如此胸襟和气度,实乃乾国百姓之福。 婚礼可以从简,但一应礼仪和制度,却绝不能废。 否则,岂不是丢了皇家的脸面?” “母后说的是。”乾若兰微笑着点了点头。 皇太后想了一下,又叮嘱道:“稍后哀家会通知宫内,为你的婚事做准备。 哀家也会告知陛下,让他为你们证婚。 对了,书院方面,会有哪些人来道贺? 若是院主大人能亲自到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乾若兰听得连连点头,内心窃喜不已。 她和楚青云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笑意。 来之前,他俩还担心皇太后会阻挠和反对。 可皇太后不仅全力赞成,还想得十分周到,让他们省去了不少麻烦。 比如请皇帝出面证婚,若是让他们去请,难免会让假皇帝和秦王爷等人起疑心。 但由皇太后发话,不仅非常合适,也让秦王等人无法拒绝。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 乾若兰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向皇太后行礼告辞,拉着楚青云离开了。 两人来时乘坐的马车,依然停在宫殿大门外。 所有人都以为,他俩还在陪皇太后聊天叙旧。 殊不知,两人悄无声息地穿过几重宫殿和宅院,潜入一座闲置多年的宫殿里。 这座位于后宫深处,平时无人靠近的宫殿,便是俗话说的‘冷宫’。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