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孟冬,辰王浔以军费开销过大,国库不支为由削减了五境的兵力,但其余四境都是意思意思,唯有东境被认认真真的裁剪了十万大军,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子季��绯酵蹁彼�覆镁����肀憬�鞘�蛲宋榈氖孔浔嗳肓俗约旱乃骄�3酵蹁泵挥凶柚梗�皇欠獾卦诒呔车耐踝骞�铀�涤械乃骄�敲挥卸啻笙拗频模�骄��倭耍�鞘歉�泄�筒耍�虼斯�蛹精‘只要养得起,便是在自己的封地养一百万私军也无人说什么;二应是觉得公子季��豢赡苎�闷穑��邮亲钌涨�模��虼缶��磕曛辽僖�度胍磺Ы鹨晕�炙�恼搅Γ�桓銎胀ǖ耐踝骞�痈�狙�黄穑�藕兜氖枪�蛹精‘竟养得起,且一点缺钱的迹象都没有。

今年孟春,睢国在宁州的一片领土上,少数民族因无法忍受睢国官吏的暴虐而造反,庶长公子绎率兵五万平乱,只用了两个月便镇压了叛乱,漓水的好几条支流被染成赤色。

暮春,齐国以国师洛无生为将,领兵十万攻打北方的林胡与娄烦。

短短几封帛书看得小歌目瞪口呆,若这是乐曲,必是一支以战争为主旋律的战歌。

“若是有西域的消息,估计可以看到整个大荒一片战火。”小歌叹息着将帛书丢入铜炉的炭火中化为灰烬。

第二日小歌便出了城回松榆里,松榆里与辰国的玉龙书院并称学塾双珠,教出了无数有实干的士子,门生弟子遍布辰、睢、青三国。

松榆里位于璧山余脉中的一座山谷中,据说三十年前谢琳给昭武王上策,开设四方馆,千金买士,列国士子纷纷前来,才华出众的士子周瑀也在其中,但因当时的主考官谢琳嫉妒才华,虽承认其才华出众,却永不录用其入朝堂。周瑀一气之下跑到了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西北郡,看到了这座隐在漫山遍野的松林中的山谷,觉得不错便住了下来,在此教书育人,至今已有三十年,从风华正茂的弱冠之年熬成了今日的知天命老翁。

队友这些,小歌只想表示,那分明是□□裸的胡扯,若谢琳真因嫉妒周瑀才华而不录用他,为何在云家云散风流后,她被追杀,根本没有几人敢收留她,周瑀却不怕死的收留了她?谁会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仇人之后?又不是脑子被开了洞。

回到谷中,小歌将一壶老酒送给周瑀。“周夫子,省着点喝,下一次我可不知要何时才能给你弄酒了。”

周瑀闻言问:“你要走了?”

小歌点头。

“那就走吧,你与我不一样,你不适合隐居。”

小歌赞同,她虽想做周瑀一样的闲云野鹤,但这样的生活不可能属于她。“周夫子,我可否问一句,你为何会冒险收留我?”

周瑀看了小歌一眼,回道:“三十余年前我参加四方馆招贤纳士时,你可知谢琳的评价?”

小歌摇头。“阿母没提过。”三十年前的事,谢琳便想说也得有那个记性。

“她说我不适合官场,我更适合做一个教书的夫子,所以她不会录用我。”

小歌呃了下,凭心而论,她也觉得周瑀更适合做夫子,周瑀的性子太直也太率真,若是入了官场,肯定连骨头都不会剩下。反倒是做夫子,周瑀如今也算得上桃李满天下了,列国都有他的弟子为官。

周瑀淡淡道:“我当时年轻气盛,无法理解,一怒之下远走冀州,然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发现,她是对的。”

孟夏之月,小歌收拾了包袱同白苏离开,先走陆路向东抵达中州,然后找一条云水的支流,再找艘船坐船顺流而下,不过一个月便漂到了云水下游。云水下游只有一个国家,便是离国,小歌叼着一根草茎坐在船上望着两岸翻滚的麦浪。“离康王倒是有点本事。”离国被内乱与战争摧残那么多年,千疮百孔,不过十数年便能恢复到这般程度,也是不易。

白苏对于离国农业的恢复程度兴趣不大,而是望着西南方向,那边是唐国,也是她永远回不去的故乡,唐国土地肥沃,数百年来大力发展农业,是列国中农耕最发达的,离国的农业跟唐国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她还记得唐国每年丰收节热闹非凡的样子。

“想什么呢?”

“在想故乡。”

小歌微怔。“若是想,便回去看看吧。”

“没脸回去。”白苏淡淡的回了句便转身进了船舱。

小歌对船舱喊道:“可你这样折腾自己又有何用?当年之事只是个意外,是唐国的贵族跋扈,你也是受害者,你也不想事情最后演变成那个样子的。”

白苏没有回应,意外?那还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