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李察哥战死 (第1/3页)

李察哥不知道为什么宋军会撤军,心里猜想一定发生了什么变故,于是毫不犹豫地再次分兵,自己亲自帅两万大军趁着夜色突围。至于剩下的军队和契丹勇士激战,是生是死只能说是凭天由命。

李察哥的两万骑兵朝永定军寨奔去,口子再次合上,虎贲军做好了最后掩杀的准备,他们就是要在两败俱伤的时候,才出击的。

掩杀了将近一天一夜的交战双方基本上战力消耗殆尽,再也无力再战的时候,虎贲军突然掩杀过来,一上来就对西夏军队展开了血腥的杀戮。

眼见友军来了,契丹勇士彻底放松了下来,他们开始下马救治伤员,开始准备吃饭,毕竟激战一天一夜,早就人困马乏,很多战马都站立不稳摔倒了,这种情况下,契丹勇士以为上岸了彻底放松了下来。

血案,在子时拉开序幕,七万虎贲军好像是着魔似的,展开了血腥而又野蛮的杀戮,不再区分是西夏军还是辽军,是见人就杀。失去战斗力的契丹勇士无力再战,只能眼睁睁地被所谓的友军杀戮,一个个可以说死不瞑目。

天光大亮的时候,战斗结束,三万契丹勇士全军覆没,西夏军也没有能够逃走,战场上全部是尸体。

在杀戮之前,徐文忠对于摄政王的命令还有一丝丝的怀疑,可是在看到漫山遍野的尸体时,他顿悟了,也领略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当年的武安君白起不就是坑杀赵军四十万之后,才有了人屠的称号,让其他诸侯国望风而逃,为大秦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哎!这个黑锅我来背吧。”在当初摄政王说出让自己做当代武安君的时候,徐文忠还没有领略其中的含义,在这个时候才算是终于领悟到了,面对以军武立国的西夏,靠协议和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靠杀戮,杀到这些人闻风丧胆,望风而逃,才能够真正的统治这块土地,杀戮从这一刻开始,也注定了这个黑锅背定了。

徐文忠算是明白了,自己在这个时代当不了英雄,只能做恶人,黑锅只能自己背,不过只要是摄政王认可,哪怕死后身后洪水滔天,也在所不惜。

“来人哪,就地掩埋尸体,大军两个时辰之后,开拔,斩杀李察哥头颅者连升三级,赏白银万两。”

徐文忠不再考虑契丹人的问题,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决掉李察哥,然后一步步蚕食掉西夏。遇到抵抗,直接连根拔起,鸡犬不留,杀到西夏人惧怕自己,杀到对方不敢抵抗为止。

其实,这一切本非徐文忠的初衷,都是来自于摄政王的教诲。摄政王蒋忠来自于未来,他知道西夏的兴衰史,无论是财富达到鼎盛的大宋,还是披甲两百万,疆域两千里的大辽,甚至灭掉北宋战无不胜的金国,都无法消灭西夏,而蒙古帝国却做到了,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戮,每一寸土地都沾满鲜血,野蛮的征服,残酷的杀戮,终于让这个征战数百年,骁勇善战的党项族臣服在蒙古铁骑之下。

对于尚未开化的西夏,摄政王蒋忠没有想过去驯化这个国家,而是用铁血来征服,然后再逐渐推广文化,进行长达数十年的驯化。

晋王李察哥趁着夜色仓皇逃窜,他猜到了身后西夏勇士的命运,可万万猜不到那里不仅是西夏勇士的坟墓,更是契丹勇士的坟墓。

永定军寨,这座修建近百年的军寨,一直以来都是在大宋的控制之下,只是后来金国铁骑入侵大宋,军寨的都统李显忠投靠了金国,后来又投奔了西夏。这座山寨修建在半山腰,仅有一个一丈左右宽的山路,而这条道路左侧是悬崖,右侧是峭壁,这条羊肠小道崎岖不平,蜿蜒曲折,所有人上山都是要仰着身子,十分的吃力,就别说行军了。

步兵缓缓推进还能够通过永定军寨,要求骑兵就是天大的本事,也休想短时间通过,但是这里却是挺进兴庆府最近的道路,否则要绕行一千多里,况且还要进入西安州的境地。所以这里几乎成了李察哥回兴庆府的必经之路,这个家伙来的时候是从西安州过来的,对于控制在西夏手中的永定军寨并没有太在意,这次的失察,注定了葬身于此的悲剧。

李显忠投奔金国之后,由于和金国将领的矛盾,致使全家被屠杀,之后反叛投奔西夏,可是他骨子里面还是把自己当成汉臣,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投奔大宋。当然这个久居西北边塞的猛将骨子里对于朝廷的概念并不是很深,要不然也就不会出现从宋投奔金,又从金投奔西夏,又想着降宋了,他崇拜强者,崇拜摄政王。

一直以来,李显忠都在密切关注着宋朝境内局势的变化,在西安州变故之后,他第一反应就是大宋要对付西夏了,于是就派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