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第1/3页)

种师道早就听过蒋忠的的大名,一直想找个机会见识一下这个年轻的后起之秀,看看是不是像传的那样,是战神狄青重生。在这种心态下,是不会给蒋忠鞋穿的。至于这个年轻人能不能镇住西军,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英雄惜英雄,好汉识好汉。种师道出身将门,手握重兵,在西北边陲可以是半独立的门阀,在当地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对于种师道来是幸事,也可以不幸。幸阅是,统兵期间,起点高,有强大的种家军做后盾,容易树立起赫赫威名,建功立业。不幸的是西军相对的独立,成为了官家的忌惮,也就注定了只能偏安一隅,无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的出征,完全可以由种师道挂帅,可是最终还是要在童贯的节制下,这就是种师道最大的不幸。后来对抗金军的时候,种师道惨死,和这也有直接关系。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地方军阀,在朝廷眼里就是夜壶,想撒尿的时候有用,就供着,不想撒尿的时候,就收起来。

种师道羡慕蒋忠的自由,认为这个年轻人是未来的军神,自己有义务提携一把。当然他代表西军和童贯矛盾重重,也希望利用蒋忠作为对抗童老狗这个阉人。

大军出征显然不是一件事情,不过大宋朝庞大的官僚机构在关键时刻还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大营,各路人马也陆续到位。

鲁达等人再次被分到蒋忠的帐下,这也算是种师道给这个后起之秀的一份重礼,不过美中不足,这些饶级别都很低,在军中很难发挥作用,重要位置上也只有关胜一个,本来的的级别就比较高,再加上武圣后人,没有遭到刻意打压。

兄弟重逢,有不完的话题,首要的是完成韩世忠和梁红玉等几对新饶婚事,这也算是蒋忠给大家的重礼。毕竟不明媒正娶就住在一起名不正言不顺,这其中也包括武松和孙二娘的婚事。

有了家,英雄就有了忌惮,从表面上看蒋忠是为兄弟们的幸福谋福利,实际上何尝不是一种控制手段。作为上位者,对手下要绝对的信任,给与绝对的支持。但同时要有控制的手段,如果没有控制手段的话,那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初,柴进大力资助梁山,可是没有控制手段,最终梁山压根不受其控制,这也是柴进为什么失败的原因,也算最终柴进愿意追随蒋忠的地方。

万艳同悲楼,明月楼,美女如云,蒋忠的属下基本上都是光棍,在这个时候,蒋忠就充当了月老的角色。为手下组建家庭,这些人更加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这就是蒋忠和宋江最大的,最本质的区别。宋江只知道用所谓的兄弟义气拴住下面的人,殊不知友谊的船翻就翻。让人死心塌地的为你卖命,才是一代枭雄应该具备的本领。

出行前,蒋忠把这些兄弟们聚在一起。

蒋忠笑着道:“一个个的都做了新郎官,马上又要上战场建功立业,才结婚就分离,也难为你们了。”

兄弟们情绪不高,心直口快的鲁达道:“主公,这次的情形并不乐观,要知道童贯老贼刻意打压种帅,给东线军设计了最为难打的路线,此行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再加上老西军都是一群兵痞,恶习难除,很难指挥,咱们兄弟在军中又没有发言权,恐怕您这一万大军不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众兄弟纷纷点头,七嘴八舌的出来自己的顾虑。也难怪,这支队伍是二十万大军之中年龄最大的,平均年龄接近三十岁,这在地方厢军很常见,在前方作战是极其罕见的。年纪越大陋习越多,越不服从管教。况且这一厢,下面五个军都指挥使,只有关胜一个是蒋忠的亲信,其余四个都是跟着种帅征战多年的悍将,哪能指挥动呀!

蒋忠知道兄弟们为自己担心,他装作无所谓地道:“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那么绵羊也会变成狮子,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狮子也会变成绵羊。我比种帅还要高半个级别,有不请旨阵前斩将的权利,杀鸡儆猴,我不相信四个军都指挥使都不怕死,你们给我一下他们的情况,枪打出头鸟,我就要杀一儆百。”

道理很简单,只要是控制主五个军都指挥使就可以了,至于下面的人是否听从指挥,上了战场就不影响了,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鲁达道:“第一军都指挥使种洌是种略相公种师中的儿子,今年二十三岁,文武双全是个儒将,最佩服的人就是种帅,他佩服英雄,渴望建功立业,来证明自己,基本上不会刻意和主公对着干。”

“第二军都指挥使就是刘琦,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今年才二十五岁,自视甚高,不服管教,种帅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