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斗智斗勇 (第1/2页)

这一天一夜,不知道多少无辜的百姓遭殃了。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没有好处,没有人会跟着葛岩和康王刀头舔血的。

任何一个人都怕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和奋斗目的。

葛岩的生存目的是为了报仇,康王的目的是为了建功立业夺得太子之位,大魏国皇帝魏佶的目的是夺回十三城好一雪前耻。

每一个人的目的都不同,这十万大军更是怀着千奇百怪的目的。

可是要想如此多的人凝聚在一起,爆发出力量来,那就必须靠利益来捆绑。

没有一个单个人,能够狂言满足十万人的贪婪。既然一个人不行,就必须换成千千万万的人。

肉弱强食,这就是大自然生存的法则。葛岩默认了军队的抢劫,军队反而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战斗力都比志强强悍了很多。之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是牵涉到了自己的利益,别人想要从大魏国将士嘴里拔牙,他们都要和他们拼命。

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兴白辛苦,亡百姓亦苦。

经过一天一夜的疯狂之后,葛岩直接下达军令,停止烧杀抢掠,一切到此为止。从今以后,南林城发生任何一起将士屠杀伤害百姓的事情,当场正法。

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可能无所停滞的不停的对百姓进行盘剥和杀戮。

葛岩的这条命令,让刚刚经受苦难的南林城人,顿时感恩戴德。

人就是这么奇怪,打一巴掌,再给个枣子,往往就能让人畏惧和尊敬。

这个世界依旧是强者为尊的,不管是南武,还是将士,谁掌握了生杀予夺,就能让人最终屈服。

当然了,刚抢了一天一夜,无法无天的甜头还没有尝够,自然有不少人刹不住车,做出违背军纪的现象。

葛岩却是说到做到,第二天就立刻抓住了五名行凶的大魏国将士。

葛岩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将士,现场直接来了一个监斩。

无论这五人如何懊悔,如何指责,违背军纪就是死。

葛岩一声令下,五颗人头滚滚而落,葛岩的雷厉风行,言出必行,立刻震慑住了所有人。

大魏国的将士们,终于知道葛岩不是好开玩笑的对象,与此同时,也对于葛岩的命令,达到了令行禁止,言出必行的效果。

葛岩斩了了五个人,那边立刻宣布,十万大军,全力布防。葛岩攻下了南林城,居然并不急着进攻下一个城池,因为葛岩知道,敌人的反扑很快就要来了。

那边的饿梁王已经溃败,那么葛岩和康王,如今就是孤军深入。一旦敌人缓过神来,无边的怒火必定焚烧过来。

能否挺过去,才是葛岩和康王魏构是否能够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

修整了城墙和城防,收拢了弓箭箭支,修葺的房屋和房舍。

最关键是将城外的所有补给全部运到了城内,将尸体大规模的焚毁,血水冲干净,整个南林城,看起来又是一派祥和。

城内本来就有大量的存粮,外加上葛岩带兵,带过来的辎重和粮草,是别人的两倍。占据了这座城池,即便是外部资源断绝的情况下,也足够支撑三个月的时间。

这些就是葛岩敢于和敌人死磕的最大依仗。

宁静的时间并没有多久,才过了半天,天边就有大量的兵马朝着这边蜂拥而来。

大地在马蹄声下,不停的颤动,让刚经历了一场血战的南林城百姓,躲在家里显得极为惶恐。

预估到敌人慢慢的接近,千门巨炮齐鸣,一时间炮火冲天,炸弹立刻在敌人的军营里炸开了花,立刻有不少敌人,被炸得人仰马翻,惨叫声和践踏声,此起彼伏。

敌人显然被这个阵仗吓坏了。虽然大辽国军事实力强横,但是火器上,却是差了天远。

外加大辽国只是一个半农耕国家半游牧的国家,哪里是大魏国这种商业和农业并重的国家可比。

火炮给了大辽国一个下马威,与此同时,火炮并未停止,依然不停的朝着敌人的轰击。这一下彻底让大辽国军队畏缩不前了。

大辽国之前气势汹汹,如今后退十里,居然安营扎寨了。

这正是葛岩想要的效果。持久战,消耗战。葛岩在城里,敌人在城外,以逸待劳,葛岩觉得很轻松。

整个大军的指挥权,已经完完全全到了葛岩的身上。之前康王魏构,还有几分指挥的兴趣,可是一看到战场上的残酷和血腥,魏构再也忍不下去了,直接甩膀子,退居二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