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送一送娄晓娥 (第1/1页)

“晓娥姐不会也被抓住游街吧,她其实人蛮不错的。” 陈宁猜测。 “应该没有,晓娥姐要是在的话,那边的婶子肯定一并说了,她们知道晓娥姐住咱们院。” 陈知行回道。 “天天批斗这个,批斗那个,啥时候能消停。” 袁秀芬感叹一句,回屋做手工活。 陈宁跟着一起。 陈知行站在门口,吐出一口白气。 想消停,谈何容易。 这股力量大部分由青年组成,主打一个热情似火,激情燃烧,没个十年八年,消停不了。 大冬天冷嗖嗖的,陈知行也没啥好地方溜达。 回屋睡觉。 睡到下午快要吃饭时候,陈知行醒来。 在院里溜达舒缓筋骨,他来到前院,和阎阜贵说着片汤儿话。 一道身影拖着行李箱跨过大门台阶。 阎阜贵余光一瞟,看到来人,惊呼:“哎呀,晓娥啊,你回来了?” “三大爷,我回来收拾收拾行李。” 娄晓娥接话,坦率说出自己要做的事。 她看向陈知行,笑着点点头。 陈知行回以笑容。 “晓娥啊,你这话啥意思啊?以后不在院里住了?” 阎阜贵疑惑问道。 “是啊晓娥,你去哪里啊?” “你娘家那边不安稳,还是在院里住着吧。” “咱们大院别的不行,住着舒心。” 前院住户纷纷劝说。 “谢谢大家伙的好意,我得回去照顾我爸妈。” “他们年纪大了,受不住折腾,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日子再难,熬一熬总能过去的。” 娄晓娥一脸坦然道。 大院众人也不好多说。 娄家啥情况,大家伙都知道,娄晓娥作为独生姑娘,于情于理都该回家,守在爹娘跟前尽孝。 娄晓娥朝着后院走去。 “真不容易。” “哎,娄晓娥也是遭罪,家里一个男人都没有,全靠一个大姑娘咋行。” “这人呐,好一阵坏一阵,得熬啊。” 前院众人连连感叹。 “知行,咱们找老易老刘唠唠,娄晓娥这就走了,送一阵。” 阎阜贵主动道。 “是该送一下。” 陈知行点头。 两人来到后院,冲着站在门口的易中海招招手。 “刚才娄晓娥过去,你看着了吧?” 阎阜贵问道。 “看着了,哎。” 易中海叹了口气。 “人要走了,不在咱们大院住了。” 阎阜贵道。 “不在咱们大院住也挺好。” 易中海顺口说出心里话,又往回收了收:“她以后可难了。” “一大爷,我俩的意思是,晓娥姐在院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了,人家要走,咱们送一送。” “送多送少都是个意思,说不定过段时间风头转向,有个人情在。” 陈知行挑明了说。 阎阜贵扭头看了陈知行一眼。 他说的送一送,是单纯的送别,说两句好话给人暖暖心窝子。 陈知行说的送一送,那是拿东西往外掏,能一样吗? “三大爷,我个人意见,咱们一块合计。” 陈知行客气道,没有独断专行。 他猜测阎阜贵几人大概率会同意。 只有他知道这场风会持续很久,阎阜贵等人不知道。 万一这场风年后停了呢。 娄家可不就又起来了。 娄家再怎么不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落井下石。 更何况,原剧中娄晓娥确实回来了。 剧终的时候,更是投钱开饭店,负责了大院几个老人的养老。 不留余情,她能帮扶大院的人吗。 “知行,你说得对,这事是我想岔了。” 易中海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阎阜贵也没反对。 当即三人来到后院,冲着站在门口的刘海中招招手。 陈知行瞟了一眼许家方向,大门紧闭,里面也没有什么声音。 “娄晓娥要走了,咱们送送她。” 易中海把刚才陈知行的话,跟刘海中说了一遍。 “那是该送一趟。” 刘海中点头道。 “要不咱们给她募捐一下?” 阎阜贵提议。 “不行,大院这么多住户,难保没有看到娄家倒下,幸灾乐祸的。” “咱们现在给娄家募捐,回头让人举报了咋整。” 陈知行直接拒绝。 易中海刘海中连连点头。 留份余情没错,不能把自己陷进去。 “那知行,你说咋整?” 易中海询问。 “要不这样,就咱们四家,有钱的捐个五块八块,没钱的送点棒子面玉米糊糊。” “表达一个心意,真送多了自个家也遭不住。” 陈知行提议。 “我觉得行。” 刘海中点头。 “那就这么办吧。” 易中海也觉得不错。 “我刚整了三十斤玉米糊糊回来,送她一半。” 阎阜贵敞亮道。 “咱们最好别光明正大的送,等会晓娥姐出来,咱们把她喊到屋里,送给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