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解析破案方法 (第1/1页)

一个是公交车失窃案件,一个是打击拐卖儿童案件。 陈知行选择这两个案件也是有原因的。 破解这两个案子,陈知行显露的技能很少,大部分都是靠较强的推理能力和队友、同事的帮助。 要是让他讲解外国人丢相机那个案子。 陈知行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选定了案子,陈知行脑海中调出当时破案的经历。 得益于超强记忆的能力,对于过去经历的事,陈知行能够随时调用。 一幕幕仿佛在他面前播放电影一样。 陈知行把握住当时的心态,开始提笔。 两个小时后。 陈知行放下笔,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陈队,写的啥啊,我瞅你一早上没怎么动弹。” 邵斌一脸好奇问道。 “下午去公安局,给公安同志讲解两个案子。” 陈知行伸出手指,点了点桌面上的材料。 “行啊陈队,公安都请你去做导师了。” “就你这么破案下去,以后肯定能进刑警学校做教授。” 邵斌送上一记马屁。 “你可拉倒吧,自己学习学习保卫员晋级考试的项目,少来哄我。” 陈知行摆了摆手,示意邵斌上一边玩去。 一天天的,马屁呼呼的。 关键是邵斌拍马屁的手法比较低级,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是在拍马屁。 中午,陈知行借了程虎的自行车用,打饭的时候特意递给刘岚一个眼神。 刘岚眨了一下眼睛。 吃完饭,陈知行洗刷碗筷,之后骑车从南大门出去,来到休憩的小院。 半小时后,刘岚过来。 两人一番酣战。 陈知行感觉浑身上下都松快得很,眯了会觉。 等到下午两点,他从小院出来,骑车朝着公安局驶去。 ...... “这次我们很高兴,请到了陈知行同志,为我们讲解他之前攻破的案子。” “大家伙鼓掌。” 邵厚信严肃介绍,率先鼓掌。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邵队太吹捧我了,论起办案经验,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跟大家伙学习。” 陈知行客套。 “小陈啊,你可别谦虚了,有实力别藏着,大胆亮出来。” 公安局王局长坐在首位,笑着道。 “是啊,陈知行同志手上没有不能破的案子,就这一点,谁都得服。” “以前我对那些天才嗤之以鼻,直到我见到陈知行同志,这世上真的有天才。” “陈知行同志要是说自己不行,那咱们这么多人,就没有行的了。” 众多公安纷纷打趣。 “谢谢大家伙的信任。” 陈知行对着众人微微鞠躬,握着粉笔在后面的黑板上写字,同时道:“我先讲我侦破的第一个案子,公交车摸包儿案。” “这件事起因源于大一路公交车......” 一旦正式开讲,陈知行变得严谨,认真起来。 他先是介绍了案件背景和破案面临的难度。 之后讲解自己选择的破案方案,以及做出选择的原因。 紧接着说起这套破案方案的实际效果。 众人都被陈知行生动的讲解吸引,眼中露出思考的神色。 “这个案子难点在于,摸包儿的流动性非常大,乘坐公交车的人员流动性更大。” “我采用的是最笨的办法,侦破了这个案件。” 陈知行环视一圈:“这个案子给我很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破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不等陈知行继续说,会议室内自发的响起掌声。 陈知行脸上露出笑容,等待众人掌声停止,他用粉笔再次在黑板上写着。 “现在我讲解我侦破的第二个案子,拍花子拐卖儿童案。” “这个案子的背景大家都清楚,在座的基本上都参加了那次的大搜索行动,我带大家做一个复盘。” “国庆前两周,一伙拍花子猖獗,到处拐卖儿童,受害者家庭共计十一户。” “......”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只有陈知行平缓稳定的声音。 阳光通过玻璃,洒落在会议室内。 陈知行擦完黑板,石灰粉末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跳跃。 “这个案子难点在于人员管控,以及拍花子和敌特两股势力交叉在内。” “当时我们选择了先抓拍花子,解救孩子,顺利的解决了这次危机事件,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这个案子给我的启示是,遇到复杂的案子,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能自乱阵脚。” “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坚决去执行。” 陈知行最后总结。 会议室内,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有公安举手发言:“陈队说的这个案子我印象非常深刻,大晚上九点多钟,我们一群人搜索了各个村庄,找不到孩子,当时我们都觉得陈队判断错了,我还抱怨了几句。” 这位公安站起身,冲着陈知行鞠躬:“陈知行同志,我向你道歉。”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