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港城第一武馆 (第1/1页)

陈知行更加确认了自己之前的猜想。 武馆培养任艳这一类的武师,目的本来就不是打擂台,而是交好大佬的后院,左右逢源。 在港城,不管是警察还是武馆,都会被异化。 大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搞钱。 十多分钟后,汽车停在一家普通门面房前。 任艳率先下来。 “师姐。” 守店的青年看到任艳,连忙迎了出来。 “嗯,我有几位朋友需要买烟酒,你好好招待他们。” 任艳平淡道。 “好,谢谢师姐照顾。” 青年脸上露出喜色,看向陈知行等人:“你们就是师姐的朋友吧,请进店。” 等陈知行几人进店,青年送上热茶。 陈知行接过茶水,目光扫过店内。 店子不大,摆放了各类烟酒,下面标记了价格。 在内地需要一等酒水票才能购买的茅台,五粮液,店里也有摆放。 洋酒也有不少。 至于烟,品类就更多了。 上到中华,下到大前门,应有尽有。 为了获得珍贵的外汇,内地对港城商品不限售。 甚至大部分稀罕商品,优先供应港城。 赚取回来的外汇,用于购买国外的粮食,先进设备,留学生读书,技术交流等等。 国家百废待兴,外汇根本不够用。 “在港城买了烟酒,带回内地要接受检查吗?” 陈知行询问。 “如果走正规轮渡回去,是要接受检查的,不能多带。” “不过你们是师姐带来的朋友,我可以帮你们把烟酒送去内地,你们负责拿就行。” 青年很了然的道。 “这项服务真不错。” 陈知行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走私嘛,任何时代都会有。 特别在港城和对面的羊城之间,走私更是猖獗。 “要不是熟人,我肯定不能说。” 青年把话往回收了收。 “知行同志,我可以让余家安排小船送你们去港城,不用担心被查。” 叶园小声道。 “烟的话,拿九条中华,酒也来九瓶剑南春。” “分成三份打包,放在车后备箱。” 陈知行想了想道。 “好勒。” 青年利索拣货,打包,搬运去车上。 叶园付账。 “有啥想买的,尽管说,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陈知行对程家兄弟道。 “我想给我妈买一身保暖的衣服。” 程虎很认真道。 陈知行看向任艳。 “我有个师弟专门卖衣服鞋袜,正好可以顺道去看看。” 任艳笑着道。 一行人上车,直奔下一个地点。 依旧是同样的剧情。 程家兄弟买了两套特别保暖的棉服,鞋子,帽子。 连床上的被褥都买了两套。 这些物资在内地买,需要票据,而且质量还真不一定有港城这边的好。 为了赚取外汇,内地供应港城的商品质量要求更高。 毕竟投向港城的商品,是以港城为中转站,销往世界各地。 竞争对手是全球的厂商。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也造成了国人迷信港货,外国货的情况。 陈知行没有买棉服棉被这些,之前系统奖励过大量优质棉花,袁秀芬给家里的棉服棉被从头到尾换过一遍。 几年内都不用买新的。 之后陈知行几人又跑了零食店,干货店,化妆品店等等店铺。 任艳驾车,每次都非常精准的指明店铺。 陈知行也见识到了这个女人的能量。 不论他们想要买啥,任艳都有师兄弟做对应的生意。 后备箱里放满了三人购买的商品。 程家兄弟兴致很高。 不用自己付钱,想要买什么,专车接送,店里老板服务态度一流。 这种闭着眼睛买买买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到了中午,一行人准备吃饭。 “陈先生,你想要体验港城的大酒店还是普通茶餐厅?” 任艳询问。 经过一上午的相处,她已经知道陈知行是三人的领头。 “大酒店我们已经体验过了,随便找个普通茶餐厅吧。” 陈知行无所谓道。 “我有个师兄经营一家茶餐厅,十多年了,口碑很不错,距离这里几百米。” “我们步行过去吧。” 任艳微微一笑。 “任小姐,我怎么感觉你的师兄弟遍布港城呢。” 程豹忍不住问出压在心里很久的疑惑。 “我们周氏武馆作为港城第一武馆,两千多弟子大部分平日里都做着自己的营生,涉及各行各业。” 任艳捂嘴笑笑:“只有每年一度的武馆大会,师兄弟才会齐聚一堂。” “两千多人,武馆能招收到这么多弟子,你师父武功得有多厉害。” 程豹惊叹。 “师父武艺自然是当世一流。” 说到师父,任艳一脸尊敬,正色道。 “陈队,要不咱们以后也来港城开武馆?” 程豹小声跟陈知行嘀咕。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