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养孩子 (第1/1页)

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而夏日的炎热也悄然袭来,春意盎然与夏日炎炎紧紧交融着。 刘家的两个儿子,因为资质一般,在去年的举人试中,双双落榜了,反而是女婿周典,中了举。 刘珍珍总算是苦尽甘来,穷秀才富举人,并不是说说而已。在阶级分明的古代,举人才是普通百姓和特权阶层的分水岭。 周家,终于摆脱了农家身份,踏入了士族阶层,即使周典还没有谋得官身。 “娘,相公的意思是,他还想继续考,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他想试试。” 刘珍珍从几日前就带着周静怡,从府城来新河县看望周安安他们。 此时,小姑娘周静怡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的小书桌前,努力地完成先生布置的临摹作业。 刘珍珍和周安安在不远处吃着茶水点心,说着家常话。 “嗯,也好。而且我看女婿是个能读书的,说不定能中进士呢。” 刘珍珍抿着嘴,笑了笑,眼里流淌着家庭幸福的光芒。 “对了,你公公肯搬过去和你们住了吗?年纪大了,还是要子女在身边看着才行啊。” 说到这个,刘珍珍才蹙起眉头,她轻叹一声,说道:“娘,我们都劝过我公公了,他就是不肯离开周家村。家里这两年也置办了些田产,雇了短工帮忙,倒不用他下地了。只是公公一辈子生活在那里,舍不得走。只不过是偶尔过来住住。 所以,我们只能拜托周青他们帮忙多看顾他。” 周安安点点头,“故土难离啊,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跟着儿孙去享福。在那里出生、长大、成亲生子,活了大半辈子了,连一草一木都带着回忆,来往的邻居亲戚,吵吵闹闹,也感情深厚。一时要他离开,总归是舍不得的。 你们做儿子儿媳的,要多带孩子回去看他,” “嗯,我们会常去看他的。” 这时,小静怡拿着一张临摹好的字,笑嘻嘻地走过来。 “外婆,您看看,好看吗?”弯弯的眉眼,红扑扑的脸蛋,一眼就让人心生欢喜的小姑娘。 周安安连忙伸手接过,看到纸上还略显稚嫩的字体,欣慰地说道:“我们静怡有大进步了,比以往写给外婆的信上的字还好上一些了。” “是吗,是吗?” “是呀,如果多加努力,以后我们静怡说不定还能成为一名女先生呢。” “哇,静怡能和柳家学堂的先生一样厉害吗?” “当然能咯,前提是你得多读书,多练字。” “嗯......那好吧,我再去写几个大字。” 说完,小姑娘扭身就回到书桌前,似乎只要多写了几个大字,明日就能当上女先生一样。 “娘,您别太宠着她了。”刘珍珍倒了一杯花茶,递给周安安,一边说道。 周安安接过,抿了一口,这是春日里隔壁邻居家送来的。 “小孩子嘛,就是要多宠着。努力读书学本事的同时,也要适当给予认可。就算是大人,也爱听好话,不是吗? 只要不过分,好孩子就该多些优待。” 刘珍珍笑着撒娇道:“娘就是这样,才养出我们这几个好孩子呢。” 周安安脸上不动如山,心里有些虚。 你们可不是她养出来的呢。 “咳咳,女婿和家临在家还好吗,应该把家临也带过来的。小孩子也不能一直拘着他。” 周安安赶紧转移话题。 “他们好着呢,家临我托给大嫂接送了,相公傍晚才去接他回家。本来我想把家临也带上,但是他先生说了,家临颇有天分,这年纪更要拘着性子,不能移了性情,这样以后读书才能吃得了苦。” 周安安闻言,也不奇怪。古人士大夫,尤其是从小就读书的孩子,都讲究性子要端方。有能力,有先生教导的,都要从小就修身养性。 君子端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 这点,周安安并不反驳。 “嗯,家临的先生是柳家请的名师,他说的话肯定没错,我们照做就是了。” 之后,母女俩又说了新河县的闲事家常,直到刘良回家了,才回了饭厅。喜欢穿越成老太太的抓鬼破案日常()穿越成老太太的抓鬼破案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