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这还是游击队吗 (第1/1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刘钧决定将这600多红军战士编成4个连,由刘钧担任训练总指挥,休息一天后立即组织他们训练。 战士们经过梳洗后,统一作训服,并穿上统一的解放鞋,精气神很足。 刘钧设计的第一阶段训练为七天。 早上6点集合,3公里长跑; 上午9点,内务练习,队列训练; 下午2点,魏政委的政治思想教育; 下午3点开始,体能训练;刺杀、投弹、装备保养、射击训练。 刘钧主要考虑到这600多红军战士被关押半年多,有的时间超过一年,对于枪械已经陌生,军事素质几乎为零,所以不能操之过急,只能一步步来。 第二阶段为七天。 早上6点,5公里长跑; 早饭后,进行枪械训练、强化体能和格斗擒敌战术训练; 刘钧还将解放军的军体拳教给大家。 解放军的军体拳是1989年经总参军训部批准,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训必选项目。是融合了长拳、南拳的特点,由拳打、脚踢、摔打、夺刀等格斗动作组合成的一种拳术,动作精炼适用,每一动都是“一招制敌”,舒展大方、动作灵活、迅猛有力、节奏分明,既能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又能增强格斗、击杀、、解救的技能,而且简单实用,非常适合普通战士的体质。 刘钧带着大家边学边练,效果明显。 一套拳下来,全身热烘烘的,整个肌肉都激活了。 “刘教官真是个能人,什么都会,你看他的身体那么健壮灵活,肯定是经常打拳!” “是呀,学会之后,我也要每天都练习!” 看到效果那么明显,魏政委、黄振铎等不由也加入训练的队伍。 下午照常进行一个小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然后继续训练; 本阶段的训练目标是队列达到新的标准,体能继续提高,全体持枪训练; 对于持枪训练,刘钧非常严格,先是持枪的姿势;然后在枪上吊上重物,然后端平,直到端不动为止,然后三种姿势的瞄准训练,直到训练合格,才开始进行射击训练。 刘钧认为,要想“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实弹射击训练是每个战士都必须进行的基础训练,游击队现在虽然子弹充足,但几百号人的训练消耗也让魏政委特别心疼。 然而战士们却是十分高兴,以前的训练只是不停地进行举枪瞄准动作,实弹射击训练是少有的,所以十分枯燥;现在居然可以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而且步枪手每人不少于10发子弹,机枪手不少于50发,要知道,主力红军都没有在训练中从没这么奢侈过。 刘钧可不管那么多,枪法是最起码的,要是在战场上枪打不准的话,再多的子弹又有什么用?枪不准的话就会死人,人没了损失就大了。 魏政委在心疼担心之余,发现战士们不仅仅是军事技能和体能的提高,而是通过训练,战士们一天天向正规军人转变;队列从开始的松松垮垮变得整齐有序,脸上也充满了自信!转变是脱胎换骨的。 两个阶段的训练完成后,这批战士的心态终于恢复了。 刘钧建议将原先的排直接升格为连,将这600多人按特长分散到游击队的各个连,这样,东山游击队的人数超过1000人,基本是经过实战的红军战士,而且“兵种”多,重机枪手、炮手、神枪手都有,真是捡到宝了。 现在的东山游击队,装备强悍,轻重机枪超过50挺,枪比人多,子弹充足。 刘钧魏政委商量后将游击队扩编为两个营,每个营550人,另外组建直属机炮连,另有卫生队、后勤队。 游击队营地离最近的一个村庄都有10多公里,山高林密,一般人不会到这里。然而,里面住着1千多人的队伍,进出难免,外出购买生活物资,而且战士进行队列训练,射击训练,想瞒也瞒不住,很快就有人注意到这个地方。 这天,负责警戒的警卫排战士押了两个人进来,虽说他们穿着破烂,被蒙着眼,但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经过训练的。 “报告,这是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枪。” 两支汉阳造7.63毫米10响驳壳枪。 经审讯,两个人为45旅士兵,奉命查找游击队的营地,一起出发的有十几名士兵,分散到各地去查找。他俩无意间发现一条小道,似乎有许多人走过的痕迹,想顺着小路侦察,谁知一进山就被抓了。 果然,游击队在拼命训练的同时,国民党南昌行营的国军也没闲着,兴国县发生的事惊动了上层,所以,他们下令情报部门迅速开展侦查,另一方面让各地的白匪军、还乡团继续加紧“清剿”红军残余。 很快,南昌行营参谋部情报部收集各路信息,经过分析,慢慢锁定了游击队的营地。 这天,营地上空有两架国军侦察机盘旋了两轮,飞走。 魏政委和刘钧几个在商量近期出现的事,大家一致认为,游击队营地被发现是尽早的事,要马上研究应对的措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