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营救苏联飞行员 (第1/2页)

战区司令官看着手头一份电报,皱着眉头,来来回回踱步。 “在附近没有国军部队吗?” “报告,查到最近的是X军102师,但也有130公里,最快赶到至少3天,还不算经过日军封锁线需要耗费的时间!” “大部队肯定不行!如果小分队呢?” 战区司令官一想到“小分队”,眼睛一亮。 “你马上把新四军第X支队的那支小分队的战报拿给我看!” 很快,参谋从一大堆文件中找到前几天刚刚报上来的一份战报。 “50人,战斗力强……救了国军的被俘人员,炸了日军一个运输大队的军火,宝山镇补给站大爆炸……” “如果不是经过最后证实,连我都不相信他们这支小小的小分队能干出这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们肯定还在宝山镇附近!” “就是他们了,马上给新四军发电……!” 布拉科韦先斯基驾驶着他心爱的伊-16型驱逐机,冒着长长的黑烟往下坠落。他拼命地各种操作,但飞机发动机被一颗7.7毫米机枪子弹打中,先是装有730马力的M-25A型发动机顿了一下,然后开始冒黑烟,跟着失去动力。 布拉科韦先斯基,苏联红军空军科研院优秀的试飞员,1937年12月随着苏联志愿航空队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对于国际上援华航空志愿队,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抗战中美国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这支神奇的飞行队在中国抗战期间创造了诸多的神话,甚至后来被拍成电影广为宣传。 但许多人不知道,早在“飞虎队”来华之前,苏联的这支志愿航空队就参加了中国的抗战,其贡献与“飞虎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 布拉科韦先斯基是战斗机飞行员,1938年2月28日,他与同伴驾机奔赴1000公里参加了对台湾新竹日军机场的轰炸,炸毁日机40余架,同时将机场储备够机场使用三年的航空燃油炸毁;1938年5月31日参加了武汉对日“5.31”空战,创下了中方损失2架,击落日军14架战机的惊人记录。 今天他与同伴在武汉上空执行飞行任务,与日机相遇。他的伊-16驱逐机与3架日军96式舰载战斗机搏斗,打下了一架日机,自己的战机也被另外一架日机击中。 布拉科韦先斯基好不容易才将飞机稍微拉平,但已经失去了跳伞的安全高度,正好前面有一大片农田,他立即驾机冲了下去。 日军112师团26联队天谷次郞大队宗室山一中队阵地,一直观看中日战机上空的搏斗,看到中方战机被击落,都大声高呼“万岁!”,但看到己方的飞机凌空爆炸,纷纷“巴嘎巴嘎”地大骂。 后来看到一架中方战机冒着黑烟坠落并在农田迫降,不用中队长吩咐,全体日军一起持枪冲了出去。 100多名日军士兵将飞机团团包围。 一名日军手持三八步枪,慢慢靠近飞机,看到已经晕过去的布拉科韦先斯基,然后兴奋地向后招手。 一桶冷水将布拉科韦先斯基浇醒。 他睁开眼,看到站在他面前的凶神恶煞的日本士兵,才知道飞机坠落后,自己落在日军手里。 他听不懂日军叽里呱啦在讲什么,只觉得这几个日军非常愤怒的样子,而且动不动就用拳头击打他的肚子,打得他吐了起来。 对于苏军志愿航空队来华参加对日作战的事,日军早已知晓,只是秘而不宣,因为日本这个时候还不敢太得罪苏联人。现在这名苏联空军落在他们手里,他们也只能发一发内心的愤怒。 宗室山一中队长兴奋地将这消息报告给大队长,大队长同样报告给了联队长,没想到给联队长大骂一通,意思是当时为什么要留活口?现在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 最后联队长命令将布拉科韦先斯基押送到联队部。 宗室山一本来以为是立了头功,没想到给联队长臭骂一顿,觉得非常不爽,回来后先再将布拉科韦先斯基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奉命带队将他押送到50公里外的联队部。 刘钧他们收到王团长发来的营救命令后,立即要求与战区指挥部建立直接的联系。 很快,刘钧他们与战区司令部参谋部联系上了。 刘钧要求江战区司令部提供苏联飞行员降落的地区,以及降落区域日军布防的情况。 战区司令部参谋部惊叹新四军的反应速度,但他们手中掌握有用的情报不多,只能说个大概地区,倒是对这片区域的日军了解得比较清楚。 “咝……” “怎么啦?”战区司令官看到参谋的神态就问。 “这个区域是日军122师团第26联队防区,他们这50人的小分队能行吗?” 战区司令官想了一下。 “现在苏俄的志愿航空队大队长在重庆长官部,长官命令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个飞行员营救出来。” “淞沪会战,国军空军虽然击落了日军230架飞机,但中国空军也损失了三分之二,幸亏苏俄派出志愿航空队来华,日军的飞机才不敢那么放肆!”小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