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渗透战 (第1/1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45师师部。 黄伯皎召集了几个团长开会,大家知道这几天吃了败仗,所以气氛沉闷,他们都不敢出声。 黄伯皎手里拿着几粒弹壳,这是从于德水狙击阵地捡来的。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是弹壳,而且是七九步枪弹壳,他们也有。 “这弹壳与我们刚刚装备的中正式步枪的弹壳一样,都是7.92毫米步枪弹。” 几个团长拿起弹壳看了一下,没看出什么名堂。 “这是我们刚刚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弹壳,你们再看一看。” 都是黄铜弹壳,尺寸是一样的,只是颜色有点不同,深浅不一。 团长们都你看我,我看你,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倒是二团团长张子奎是个细心人,既然师长让他们看,那就肯定有区别。 他拿着两颗不同的弹壳反复对比,认真看了一下,明白了。 黄伯皎看到张子奎眼睛一亮。 “张团长,你说说。” “先看我们装备的毛琴步枪子弹壳底部,有两个数字,21.35,21是国军21兵工厂的代码,35是生产的年份;而共匪的子弹两个数字,‘663’和‘44’,按常规,663是工厂代码,44应该是生产的年份,这两个数字都有问题,国民政府的兵工厂的代码基本是两位数的,如果663是工厂代码的话,那就不是国府兵工厂生产的,可能是德国原装的,但44就不明白, 按理是1944年生产的,但现在才1935年?” 黄伯皎点了点头,这个张子奎是他看中的军官,黄埔第九期的高材生,心细,肯动脑筋,不鲁莽! “还有,这弹壳做工精良,材质比我们装备的子弹要好,应该是德国进口的,只是这44数字我弄不明白!” 黄伯皎很赞赏张子奎的回答。 “这说明什么问题?张团长这个团刚刚换装中正式步枪,其他两个团还是原来的汉阳造;而这七个共匪却有清一色的德造98K步枪,在400米内弹无虚发,说不定他们装备了我们现在还没有的瞄准镜。” 黄伯皎不愧是老兵出身,一眼就看出不寻常之处。 “这股共匪不像是以前的红军游击队,他们应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神枪手小部队,装备了轻机枪、迫击炮、德造98K步枪,手榴弹等轻武器,而且打仗讲究战术,很有章法,处处打在我们的软肋上。” “回到驻地后,一定打起十二分精神,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吃大亏的。” “公路桥暂时不修了,看来共匪已经盯着那里。我们先向他们发起进攻,时间定在明天早上九点,以三颗红色信号弹为令!” “是!” 三个团及炮兵团、工兵团等领取了作战命令后离开师部。 45师2团的驻地。 3000人的队伍也是挺庞大的,除了团部和团部机关住在原村民的旧宅外,其他官兵都住在军用帐篷里,3个营分成三部分在三个地方扎营,望过去一排排草绿色帐篷,挺壮观的。 刘钧和魏政委、黄振铎等人用望远镜观察敌阵地。 作战参谋将敌阵地布置草图画了出来。 “这个是敌军的第2团,人数3000人,这是第一个换装了中正式步枪的团,重武器有3门山炮,3门野炮,4门37毫米速射炮,6门82毫米迫击炮。团长叫张子奎,黄埔第九期炮兵科,中校军官,有一定的作战经验。” “这个团的布阵有点章法,每一处相隔100米,互为犄角,四周都有用沙包围起来的机枪阵地,炮兵阵地在他们的后方,有重兵把守,到处设有明哨暗哨,不好办!” “大家看一看,有什么办法打他们一下。” 我们离他们最近的地方有3公里,82迫击炮可以打到,打他们一下?” “这种打法小打小闹,不足以打痛他们!” 一个个方案提出来,又一个个被否定了。 其实刘钧心里已有方案,只是不想一下拿出来。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特工经常偷袭我军阵地,其中多次给我们造成重大损失的,就是越军特工常用的“渗透战”,这一战法是他们在与法军、美军几十年的作战用得最熟练的战法。 想到这,刘钧把他们召集过来,低声说出自己的办法。 45师2团阵地,今天晚上不轻松,师部下达进攻的命令后,团长命令全体官兵不准解衣睡觉,每人必须携带自己的枪支弹药。 张子奎团部召开会议,布置明天进攻的方案。 团部灯火通明,外面警卫的卫兵们瞪大眼睛,一刻都不敢松懈,一只蚊子都进不来。 小程带领的12人的小分队,已经埋伏在敌阵地外围,计算敌警卫小队的人数,巡逻间隔的时间,还要拿到今晚的口令。 他让两个侦察兵悄悄摸进敌营。没多久,他们俩就回来了。 “敌人今晚的口令是‘党国’‘胜利’!” 这时,敌人两个巡逻队相遇,互喊口令。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