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调查。 (第1/2页)

这个赵所长名叫赵利民,在上河镇派出所已经工作了三十年,而且巧合的是,当年那起火灾,就是其出的警,也是第一次执行任务,所以在知道苏三等人前来是要查那起火灾,就领着他们去了存档室,在找到那本卷宗后,在一旁满脸悲痛的说着当时现场的惨状。

雷震最先看卷宗,看完后递给了苏三,然后皱眉望向赵利民,沉声问道;“赵所长,为何案卷上只是记载那起火灾是意外,其他当事人的调查呢?还有那么晚,为何学校还有一班学生现在上课,这些你们都没有调查吗?为什么你们就认定为意外呢?”

赵利民苦声道;“全都调查了,当时是那个班的老师在为学生补习,在这种偏僻小村,而且是那个年代,补习虽然不常见,但是在之后我们询问了学生家长,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时补习的时间为吃完晚饭的六点到八点半,但是到了时间,那些家长都未去接孩子们,后来我们了解到,原来是柳树村东头唯一的一座桥断了,那些家长都无法渡河去学校。”

“因为当时村子还未通电,所以补习用来照明的是蜡烛,后来我们调查到,在时间愈来愈晚之后,很多学生都伏在桌上睡觉了,所以我们怀疑是某位学生,或是多位学生,睡觉时不小心碰倒了蜡烛,这才形成了火灾源头。”

雷震眉头松展了一些,沉声再次问道:“那两位老师没有嫌疑吗?”

赵利民很是愕然,但还是回道;“当然没有了,因为当时那两位老师根本不在学校。”

“不在学校?”

这时苏三看完了卷宗,听到赵利民的话很是不解,那两位老师怎么会不在学校呢?

其他人的表情和苏三相差不大,全都是一脸迷茫的望着赵利民。

赵利民满是苦笑的解释道:“是这样的,当时其中一位老师去了东头那座断桥处,发现了被困在河对面的家长,回来后告知了另一位老师,然后他们吩咐那些学生自习,就去东头那座断桥帮忙了。”

“不对啊!”

姚若涵蹙着俏眉,问道;“赵所长,据我们了解,当时大火烧起的时候,有一位村民路过,救了那两位老师和一位学生,如果那两位老师不在学校,又为何会在大火内被救出呢?”

赵利民满是叹声道;“当时那些家长见断桥一时间很难修好,就让那两位老师返回学校了,当时的时间为十点半,而从东头返回学校需要二十分钟左右,大火烧起的时间为十点四十三分,所以那两位老师不可能有时间纵火,我想是他们刚返回学校,就见到班内起火,冲进去救人,可没想到同样被困在大火内了。”

苏三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如果按照赵利民所说,那么这起火灾的确是意外无疑了,但苏三总觉得并不是意外这么简单,就算真是某位同学睡觉不小心打倒了蜡烛,引起了火灾,应该很快就能发现,并通知其他同学离开吧?

事实是并没有,那些学生像是学习太累,睡得太死,根本没有发现大火烧起,就那么被大火吞噬,这一点是最为不合理的。

“大火烧起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学生提前发现?”

雷震他们同样想到了,并没有如苏三一般继续独自苦思,而是开口问出来了。

赵利民摇摇头低声道;“这一点我们当时也有过怀疑,不过现场并没有一丝纵火的线索,而且如果那座桥不断,那些学生根本不可能那么晚还待在学校,所以蓄意纵火被我们排除,只能推测是当时火势太大。”

雷震紧皱眉头,问道:“那些学生的资料有吗?”

“有。”

赵利民点点头回了一声,走去一旁东翻翻西翻翻的,很快就拿出一本卷宗递给了雷震。

卷宗记载的是三十五名学生的资料,有他们的家庭住址,以及他们的家庭状况。

“不是三十六名学生吗?怎么少了一位?”

雷震快速翻看了一遍,就提出了疑问。

赵利民解释道;“没有记载的是那位被重度烧伤,但却捡回一条命的学生,其从小是一个孤儿,是被村里养大的,所以没什么资料可记载。”

......

随后五人离开了派出所,按照上面的学生资料,前往柳树村去调查了。

五人直接去了村支部,并见到了年近六十岁的村长,那村长倒也好客,一会是沏茶,一会又是拿水果,而且还打电话让其儿媳妇做饭,不过当雷震说出目的后,那位村长脸色很不自然的变了变,然后就从口袋拿出一盒包装简陋的香烟,从中抽出一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