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腐儒误国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宋濂这话有点重了,但是朱标的面子又不能不给,也只好放过朱棣。 其实朱标心里是理解他的。 这个时候的读书人都经历过元朝的黑暗,在皇明建立之初,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出身儒学世家,胸中自然有一股浩然正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而且蒙元对汉族文化也是极其的打压和漠视,朱元璋重新夺回天下,恢复汉家衣冠,让汉人可以有名字,让孩童知道什么是唐诗宋词,这对天下读书人的恩惠简直形同再造! 和明末那些个东林党是完全不一样的,表面上天天满嘴仁义道德,其实背地里尽是男盗女娼!天天把君臣大义挂在嘴边上,通古斯人打进来,剃猪尾巴却一个比一个快! 宋濂,方孝儒这样的读书人,都是一些严于律己的士大夫,对于皇权更多的是尊重和忠诚,而不是惧怕,就像朱棣要杀尽方孝儒十族一样,在他们心中道理远远比命要重要的多。 华夏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义士,才能一次又一次的从绝境当中重新爬起,五胡乱华汉人几乎被杀绝,也没有打断华夏的脊梁! 满夷入关三百多年的奴化教育,也没有拦得住那一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倭寇来势汹汹,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最后也能反败为胜。 没有信念的军队和没有信念的民族,都是一盘散沙,哪怕武器再好,哪怕国家再富裕,也是纸老虎,一触即溃,根本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朱标帮朱棣脱了险,宋濂的注意力自然就在朱标的身上了。 “燕王殿下虽然已经知道错了,可是老臣的问题却无人回答,不知太子殿下能否为老臣解惑呢??” “哎……” 这老头真是耿直的可爱,朱标摇了摇头,开始慢慢说道: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名义上还是大周的统辖之下,没有人会撕破脸皮,那时候的打仗更像是一场比赛,因为人口数量少,打仗主要是以输赢为主,而不是有效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时候,又是说客横行,连横合纵,一天一个样儿,谁也不好把事情做绝,万一下次又要联合了,那可如何是好?” 宋濂点了点头算是同意朱标的看法。 朱标又继续说道: “秦昭襄王雄才大略,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实力又得到空前的增强,周王室又名存实亡,一统天下之心已起,那么自然就要动真格的,四十五万赵军,吃饱饭,拿起武器就可以继续作战!不杀何以一统天下呀?” “就像咱们大明和北元,如果有机会,让北元军队困守一地,那么无论是多少!哪怕是亿兆胡民,百万狼军!也要尽数杀之以绝后患!” 简简单单的一段话,却让几位大学士勃然变色。 “殿下此言差矣,我大明堂堂天朝上国,岂能做如此残暴之事?” 宋濂老脸涨红,一副准备要死谏的样子。 “启禀殿下,国之大,好战必亡,前元百年积弊,我大明正百废待兴之时,岂能过分喜爱刀兵?” 方孝孺也是一脸正色,虽然没有宋濂那样激烈,但也算得上义正言辞。 “两位老师的顾虑,孤自然知道!” 朱标叹了口气,缓缓的说道:“可是两位老师只记得好战必亡,那忘战必危呢?两位老师是否记得?那北元恶贼就在大明的门外虎视眈眈!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 “殿下!” 宋濂苦口婆心的劝阻朱标。 “北元已经不足为敌了,他们已经藏在了深山大漠,现在最重要的是与民休息,让百姓和天下歇一歇吧!如果再打个十年二十年,这天下万民,岂不是要饿死!?” 宋师多虑了,朱标的小脾气也有点上来了。 “孤自然会发展民生,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发展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内松外紧!一个劲的开垦荒地种粮食,天下万民,不一定有多富裕,只有走出家门,与天下各国通商,让这天下的金银都集中在咱们大明!才能做到真正的富裕!” “殿下!我大明物华天宝,也不缺金银,在自己家采矿便是,为什么要奔走于番邦?丢我天朝上国的脸面?” 宋濂摸了摸自己白花花的胡子,摇头晃脑的就是一通语言教育。 朱标一听这话顿时就怒了,脑海中闪过,被毁掉的硕大宝船,被烧毁的郑和海图,都是在这种腐儒的建议下,生生断送了大明殖民世界的大好机会。 “宋师此言差矣!!” 朱标语气严厉,喘着粗气对宋濂说道: “挖自家的金银?可大明的土地就有那么多!所产的东西也就那么多,把地下的金银全部挖出来,那金银就是废铁,一文不值!再说!我大明泱泱万年,孤可以缺钱就挖矿!那孤的子孙怎么办?大明的后世之君怎么办?后世之君没有了您所说的物华天宝!也没有了现在的金戈铁马!岂不是要亡国灭种!任人欺负!” “大哥说得对,大哥说的没毛病,自家的东西哪有抢来的好吃啊!我可不想我的儿孙后代受穷!” 朱标的几个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