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赶路之中(2)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本来晴朗的天变成了深蓝色。 金灿灿的太阳缩到了地底下,只剩下一点点余光,把大地都染上了一层金色。 无名小镇,来往的尽是一些商贾,今天却迎来了一群老头,这些老头看起来可不好惹,都不像个好人。 两把短枪插在腰间,有的老头腰带上还别着明晃晃的马刀,那马刀连刀鞘都没有,斑驳的刀柄,一看就不知道染了多少人的血! 而且他们前进的方式很讲究,好像都是在保护中间的马车,为首的是一个虚发半白身材高大的老人家,老人家国字脸,身上没有带任何家伙,但是那股不怒自威的模样,着实是让一些人心寒无比! 高大的水泥城墙,闪耀着暗青色的光芒,城头还架着两门火炮,城门口还站着一群检查的兵丁。 “不错不错,这么小的城池都有如此气派,当真是不错!”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欣慰。 一旁的郭英仔细的看了看,也是跟着点头,“是啊上位,就这城墙,当年咱们刚起兵的时候,没有个大几千兵马可攻不下来。” 一旁的景川侯曹震吧嗒吧嗒嘴,“大几千兵马?如果没有那两杆炮还能试试,那个时候大炮一响,除了咱家的兵,其他的兵掉头就跑……” 在前边开路的随从自然是亮出了朝廷文书,就这种等级的文书,来到这种地方,根本就没有人敢查,门口的兵士也不敢阻拦,直接放行。 就这样,一群老头进了城门,看到小镇之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所有人都有些感慨。 他们是从最苦的日子挺过来的,自然知道这个场面的难得。 “唉,有好些年没看见过小地方有这么多人了……” 朱元璋眼神儿欣慰,默默的看着安居乐业的百姓。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脑袋,语重心长的开口说道,“大孙子你看,这国富不富,就要看小地方,看大地方是没有用的,这回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要绕开官道了吧?” 朱雄英点了点头,笑呵呵的开口,“我知道爷爷,官道上都是爹的探子……” 老爷子看着猴精猴精的自家大孙子,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慈爱,伸手一指旁边的大树,“你可太小看你爹手底下的人了,你看看那大树。” 朱雄英顺着自家爷爷的手指往树上看,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朱元璋打怀里掏出了一根雪茄,朱雄英立刻乖巧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剪刀,小心翼翼的帮自家爷爷剪去了烟屁股。 朱元璋喷吐了一口云雾,忽然喊了一句,“瘦猴,请树上的孩子喝酒!” 朱元璋话音刚落,一群老头里就窜出了一个身材矮小的身影,都没看清他是怎么爬树的,噌噌几下,就爬到了树冠之间,拍了拍浑身树枝树叶的龙武卫,从我怀里拿出了一个钢制酒壶,压低了声音说道。 “太上皇赐给你的,拿着吧!” 话音刚落,那瘦小的身影直接从树上就跳了下来,在地上灵巧地打了一个滚,又飞身上马。 朱雄英看的目瞪口呆,树上的动静他自然是看到了,可是那瘦小的身影连粗气都没喘,坐在马上笑呵呵的,完全看不出来,他刚刚爬上了大树。 “这里都有爹的人?” 朱雄英喃喃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笑呵呵的开口说道,“那是自然,你爹能是白给的吗,他的人虽然有点嫩,但也是挺厉害。” 老爷子一边说,一边看了看街上抱着孩子的女子们,“大孙子你看看,这城中一看就很太平,女子敢自己抱着孩子上街,身后也没跟这个男人。” 朱雄英一看女人怀里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微微一笑,小大人似的行了个礼,“这都是爷爷和爹的功劳,这大明朝当真是太平盛世……” 爷孙二人在马车里,自然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周围都是他们自己的人,听到了也不算什么毛病。 “可不是咱的功劳……” 朱元璋看了一眼外边的人群,又指了指地上整齐的水泥路,开口笑道,“哪有什么盛世,古往今来那些太平盛世,都是那些遭瘟的书生编出来的,哪怕是咱们大明,现在也只是努力成为太平盛世而已……” 朱元璋的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深邃,又看了一眼外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咱们这个天下,统共才消停了几年啊?前元的时候四处打仗,那人死的都没数了,也就这几年,你爹励精图治,这才让大明变了模样!” 朱元璋叹了口气,拍了拍朱雄英的脑袋,继续开口说道,“如果这天下还按爷爷那么弄,哪会有今天的光景?你爹有些事情确实激进了一些,但是他这辈子是改不了了,只能你去改,明白了吗?” 朱雄英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朱元璋欣慰的一笑,又接着开口道,“如果你有一天当了皇帝,把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些文官上奏章,说这都是你的功劳,说这都是老天爷的庇护,你可千万不要信!” 朱元璋伸手指了指外边的人群,“咱们朱家,只不过是带着他们而已,真正干活的,还是这些人,没有了他们,咱们朱家算个屁呀!”这章没有结束,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