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太子大婚(12)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整个应天城之中,披红挂彩喜气洋洋。百姓犹如过节一般穿上新衣,把平时舍不得吃的,舍不得用的都拿了出来,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今天天气不错,借着拂晓的微光,简单的仪式之后,朱雄英的迎亲队伍在一众亲王的簇拥之中慢慢的走出了东宫。 亲王们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簇拥在朱雄英马车的四周,如此排场,这大明帝国也就老爷子和朱标能享受,但是今天却多了一个朱雄英,这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子爷必定会登基大位! 京城之中,满是伸长脖子等着看太子爷迎亲的百姓,人头攒动人潮汹涌。路上站满了穿着簇新军服的京基新军,沿路警戒的同时,也把看热闹的百姓,隔在御路之外。 而朱雄英也是学足了他家老爹,一路上都撩开了马车的帘子,不时的冲百姓挥手致意,百姓们看到如此形象也是忘情的高声呼喊,在他们看来,这太子爷和陛下一样,都是平易近人,都是心疼他们的人…… 这太子殿下接亲,自然不能像民间那样,娘家还得给你设上几道障碍,还得堵个门,要个红包啥的,这太子爷车队一到,家中的人早已经恭恭敬敬的把闺女送到了门外。 先去的张家,又去的沐家,又去了马家,这张家和马家都是喜极而泣,但是这沐英却是满脸庆幸,在女儿临上马车之前一个劲的叮嘱在宫中要懂事儿…… 这原本的死期,让自家姑娘给走活了一步,命保住了,侧妃的位置保住了,只是说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大儿子,但是这种事情对于沐家来说并不算什么! 这接亲不费什么劲,但是这回来的时候可就费了大劲了,礼部的官员操控着朱雄英进行一道又一道繁琐的礼节,哪怕是老爷子和朱标也都穿上了最隆重的衣服,父子二人坐在那里接受着朱雄英和文武百官的朝拜! 这太子娶妻可不是什么小事,礼部赞官,鸿胪寺侍从官为了这件事,已经足足准备了大半年,每一个步骤说什么话,每一个步骤办什么事,那都是安排的妥妥贴贴! 毕竟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不像是后世,盖个房子能住在一起,买个房子能住在一起,租个房子还能住在一起,新婚的时候入洞房都省了,这俩人基本上就算得上是轻车熟路了…… 但是这个年月可不一样,特别是在皇家,在皇家中的娶妻之事,就更是人伦大事,每一个步骤都要合乎礼法。 特别如今的大明鼎盛至极,这皇太子的大婚自然是马虎不得,礼部尚书更是安排了近千名画师从各个角度来作画,这些画有的要留给后人瞻仰,有的要送入皇宫密档,甚至还要挑选出几幅好的,将来画在帝王墓穴的壁画之上! 史官和起居官更是来了一大堆,每个人都伏在桌案上奋笔疾书,想必今天的场景会被他们描写的淋漓尽致吧…… 这礼节是一环套着一环,这规矩是一个接着一个,朱标大婚的时候,就曾经在马车里睡着过,如今朱雄英也没好到哪去,小家伙带着他的三个婆娘,被礼部官员足足摆弄了三四个时辰,这天色渐黑,整个仪式才算剩个尾巴…… 坐在主位上的朱标长舒了一口气,旁边的朱元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开口说道,“你看看你,英儿大婚你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朱标苦笑的摇了摇头,“爹,这哪是我不耐烦啊,你自己刚才不也困了吗?娘因为这事还掐了你好几把,再说了,儿子自己大婚的时候都在马车上睡着过……” “这些礼节又臭又长,啥又没有,还不如干脆简化一番,直接就像民间那样,来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紧接着就送入洞房,外边的人该怎么吃怎么吃,该怎么灌新郎官就怎么灌……喝舒服了拉倒……” 这整整一天坐在高台之上,朱标也感觉自己的肚子饿的咕咕叫,虽然朱元璋也好不到哪去,但还是开口笑骂道。 “说的话就跟放屁似的,那要是皇家也和民间一样,那皇家和民间又有什么区别,那群糟瘟的书生干别的不行,干这事那可是厉害的很,咱们听话肯定没错……” 朱元璋身旁坐着的马皇后瞪了爷俩一眼,爷俩顿时就噤若寒蝉,啥也不敢说了……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父子二人牢骚了几句,起身坐上软轿回宫,倒不是父子二人懒了自己不想动,而是身上的礼服实在太重,走路的时候十分不便。 偌大的仪式散去,宫女太监开始出来收拾,这皇宫开始恢复本来的面目,朱标回了养心殿,听说他一个时辰之前就给养心殿传信,要小厨房准备饭菜,看样子应该是饿坏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回了宁寿宫,朱雄英则是满身疲惫的带着自己的几个婆娘回到了东宫。 这东宫之中自然是灯彩佳话,按道理来说今天是第一个晚上,朱雄英一定要在太子正妃的房里过夜的…… 几个宫女小心翼翼的上前帮朱雄英脱掉了繁重的礼服,按照皇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说,现在上来伺候的应该是通房大丫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