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腊八节下雪 (第1/1页)

为了让干活的人满意,唐一璇还专门找铁匠打了几样铁制新工具,省时省力。 云良材和郑昆等人爱不释手。 自今日起,他们就在县衙的后衙院落住下了,吃住都是县衙负责。 唐一璇很少去打扰他们,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且一天比一天冷时,她不禁担心金县尉那边的进展。 腊八节的前一天,下雪了。 天空飘起了小雪花,纷纷扬扬的落在地面上,从星星点点变成鹅毛大雪,只花了两个时辰。 “大人!金县尉回来了!” 卫腾激动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 唐一璇闻言大喜,立即穿鞋起身往外走去。 她一边走一边吩咐黑虎:“你去一趟膳馆,让他们今晚做羊肉火锅。” “是,大人。” 黑虎眼中精光一闪,匆匆离去。 他知道是为了犒劳金县尉和那队斥候,但避免被人认出,他不能露面,今晚的羊肉火锅他是没口福了。 唐一璇在勤勉堂看到金县尉和一众士兵皆是风尘仆仆,胡子拉碴,嘴巴干裂,难掩憔悴的样子,心中油然生出一股钦佩。 金县尉看见她,抱拳道:“大人,下官幸不辱命,这是清川县境内苍河的水位信息,以及苍河一带的详细地图和农田分布图。” 他说完,斥候小队的队长双手奉上一本册子。 影六上前接了过来。 唐一璇很高兴,笑着道:“你们都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酉正时分记得去膳馆,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丰盛的晚膳,可以饮酒,不醉不归。” 金县尉与斥候小队微愣过后,齐声高呼:“多谢大人。” 虽然这些时日为了驱寒没少喝酒,但为了不耽误正事,每次只喝那么一两口,很不过瘾。 今晚可以不醉不归,众人脸上畅快的表情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离开后,唐一璇先打开详细地图看起来,再结合各地段的水位信息,即使不去现场,也能大概的了解部分情况。 现在冬天的水位很低,距离河岸最高的地方大约有八米左右,最低也有五六米。 但翻车适合近距离,提水高度在一两米左右。 这就不太合适了。 必须上筒车。 制作出来大概就是酱紫的 筒车又名天车,车高有十米多,由一根长五米,口径半米的车轴支撑着二十四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 它的每根辐条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筒,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水筒自动注水,装满水的水筒到达顶点,水筒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中,流到指定的位置。 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等的架空水槽。 不过沟渠也是要挖的,可以蓄水和防止内涝。 唐一璇一一记下来,再将地图与农田分布图结合来看,画了三条比较合适的沟渠路线,打算年后在会议上讨论,选出一条最佳路线。 明天就是腊八节,古有腊八过后就是年的说法。 家家户户在腊八节这天都要喝腊八粥,有消灾祈福,喜迎新春之意。 唐一璇刚起床,便听知书说哪些人家送了腊八粥过来。 还有膳馆里的厨娘一大早煮了十桶腊八粥,已经按她的吩咐,给县城里的孤寡妇孺送去了。 包括在县衙做事的每个人,都收到了膳馆煮的腊八粥。 唐一璇嗯了一声。 洗漱后,她前往西花厅给崔氏请安。 为了保暖,唐一璇里面穿着裘衣,外面裹着大氅,每走一步都感觉自己沉甸甸的。 还好这一路的积雪被扫到一旁堆了起来,不然她踩在雪里,会要像拔萝卜那般,把自己的腿拔出来了。 “娘,儿子来给您请安了。” 唐一璇走进西花厅扬声喊道。 搁在平时,崔氏已经站在门口了,但她走进卧房,崔氏还坐在炕上,一脸愁眉不展的表情。 唐一璇见状猜测道:“娘可是担心大雪封路,表哥在路上出什么意外吗?” 崔氏回过神来愣了一下,看着她说:“也不知道你表哥走到哪里了。” 唐一璇安慰她:“他身边人很多,又有影五在,想必应该会就近找人家躲避风雪,不会傻傻的冒着大雪赶路的。” 崔氏听到最后一句,眼角微微抽动。 “你呀,但愿吧。” 崔氏叹了口气,急也没得办法,关心女儿道:“你是这个时辰起来的?喝了腊八粥吗?” 唐一璇盘着腿坐在炕上,摸了摸鼻子:“还没。” “你真是。”崔氏没好气的抬手点指着她两下,随即叫孙嬷嬷去端腊八粥进来。 孙嬷嬷去而复返,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摆放在案几上。 唐一璇吃着甜甜的腊八粥,一脸享受。 崔氏看着她犹如猫儿吃鱼般的表情,眼里逐渐流露出温柔的笑意。 来到清川县已有数月,她和女儿还活得好好地,女儿比以前善于表达了,气色也好了许多。 只是她不知儿子去了哪里,何时回来。 崔氏眼底一抹担忧转瞬即逝。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