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你拦得住吗 (第1/2页)

仅一天,宋允寒便不耐烦的主动进了城。 进城以后,他带着两百府兵抵达清川县衙门前,队列齐整,气势迫人,使得老百姓纷纷绕道而行,避而远之。 县衙门口的两个衙役咽了下口水。 真是好大的架势! 不过他们纹丝未动,仿佛没瞧见一般。 这让宋允寒的小厮十分气恼,上前趾高气扬的喝斥道:“还不快让你们县令出来相迎我家公子。” 一个衙役回道:“县令大人不在县衙里。” 小厮命令道:“不管他在哪里,你马上去把他找回来!” “县令大人吩咐过了,除非有命案发生,不然谁也不能打扰他给学子们上课。”衙役按照吩咐如是说道。 马车里,宋允寒眯起的眼中折射出一抹阴鸷:“一个县令竟然在书院里教书?如此不务正业,本公子看他也不必当这个县令了,吕先生觉得呢?” 吕晓生垂首道:“大公子说得对。” 宋允寒嘴角往上扯了下,看着他说:“那么就请吕先生想个法子解决吧。” 吕晓生微愣过后,点头应是。 另一边,唐一璇上完两堂数学课,在新学院的食堂用了午膳,又去百货大楼逛了一圈,大约申时才回到衙门。 宋允寒带着人堵在衙门口的事,她下了课就知道了。 但她这人吧,多少有点反骨在身上。 当然,这点反骨仅限于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 唐一璇管这个叫从心。 唐止驾着马车缓缓驶向县衙大门口,完全无视了两百府兵,停在他们的正前方。 宋允寒掀开帷幔,盯着这辆马车,右手拳头渐渐攥紧。 吕晓生心头莫名有丝不安:“大公子,清川县令似乎有恃无恐。” 宋允寒皱眉:“怎么,他在北地有靠山吗?” 吕晓生压低声音道:“兴原城的黄知府说,清川县令当初剿匪所得的银子都被北苍王拿走了。” 宋允寒扭头看他:“你相信?” 吕晓生摇头。 清川县那一栋百货大楼拔地而起,又有新驿站、新县学,水泥城墙与水泥路,以及男女皆可读书的新学院,这些通通都是银子花出来的。 但凭砖窑和水泥窑,怕是应付不过来吧。 顷刻,宋允寒慢悠悠的开口:“地方官员不得与封地王爷勾结,这位清川县令,敢公然违背大燕朝律法,看来是不想当这个县令了。” 两人谈论的声音虽小,但唐止听得一清二楚,以内力传音告知主子。 唐一璇下了马车,双手负于身后,眸光直视那辆豪华马车,语气严肃:“宋公子慎言,污蔑朝廷命官,按大燕朝律法,当杖责二十。” 宋允寒眼皮跳了跳,与吕晓生对视一眼。 宋允寒:他竟然听到了? 吕晓生:唐一骏虽为探花,但却文武双全。 宋允寒走出马车,居高临下的审视清川县令,当看清他的脸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从前不太相信,现在却是信了,探花确实好看。 不过男人好看没用,他宋允寒从来只对女子怜香惜玉,顿时锐利的逼问道:“是吗?清川县令对于银子的去处作何解释?” “北苍王是王爷,本官只是七品县令,宋公子莫非还要本官以下犯上不成?” 唐一璇声音淡淡的,透出几分讽刺:“是你,你拦得住吗?” 宋允寒想到曾与北苍王有过一面之缘,那个气势让人打心底里畏惧,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压下他的气势,唐一璇趁机开口:“宋公子若是来清川县游玩,本官欢迎,但若是寻衅挑事,就麻烦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小厮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县令敢这么跟他家公子说话,指着他怒道:“你大胆!” 唐一璇眸光泛冷:“唐止,教他什么是规矩。” “是,主子。” 唐止话音方落,身形一闪,来到说话的小厮面前,一巴掌将人扇倒在地。 小厮趴在地上久久没有回神。 “主子说话,哪轮得到你插嘴?” 府兵队长见状,立马拔刀,但他的刀才拔出一截,就拔不动了。 唐止的手正按在他的手上。 其他府兵见他敢对队长动手,纷纷亮出武器指着他。 唐一璇沉声道:“看来宋公子管不住自己的人。” 不等宋允寒开口,唐一璇接着道:“既如此,本官就看在宋知府的面子上,好心帮你调教一番吧。” 宋允寒与吕晓生同时变脸。 唐一璇扬声喊道:“影六、崔肆!” 刹那间,影六和崔肆的身影从县衙的屋顶飞下来:“属下在。” 接着县衙里冲出四十名崔家护卫与十名捕快。 吕晓生瞳孔紧缩,明白清川县令这是要借题发挥,可惜明白得晚了,他急声道:“唐大人,这是一个误会!” 宋允寒忽然有些后悔,进城后应该找个落脚点住下,打探了清川县令的为人再来衙门的。 唐一璇看着他们,义正辞严的开口:“这里是县衙门前,是朝廷的地盘,尔等手持兵器至此,想做什么?公然与朝廷为敌吗?” 她本来打算退避三舍,避其锋芒,尽力拖延五天,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 不过事情就这么发展了,她不顺势而为,岂不是对不住这天赐良机? 唐一璇心中乐呵呵,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